来源: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4日
现将全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综合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截至2021年底,全市企业国有资产总额649.8亿元,负债总额360.7亿元,所有者权益289.1亿元,资产负债率55.5%。市本级企业国有资产总额426.5亿元,负债总额268.9亿元,所有者权益157.6亿元,资产负债率60%。全市金融企业(铁岭银行)资产总额567.8亿元,负债总额532.4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35.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93.8%。截至2020年底,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317.59亿元,负债总额161.82亿元,净资产155.77亿元,资产负债率51%。其中:市本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77.88亿元,负债总额43.31亿元,净资产35.57亿元,资产负债率55.6%。全市自然资源资产中,全市土地总面积129.85万公顷,其中:农用地116.03万公顷,建设用地10.67万公顷,未利用地3.15万公顷。耕地67.29万公顷,划定永久基本农田50.33万公顷。全市拥有各类矿产资源38种,煤炭保有储量21亿吨,煤层气资源储量67亿立方米。林业用地面积52.61万公顷,国有林场林地6.2万公顷,天然草地面积0.66万公顷,湿地总面积0.73万公顷。现有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湿地公园2个。
二、2021年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一)贯彻落实上年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情况。加快国资监管体制转变。清理退出各类企业39户。夯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拟订《铁岭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及处置管理暂行办法》。完善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系。铁岭银行改革、化险、发展一体推进。
(二)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重大事项的落实情况。做好“十四五”专项规划,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1年年底前已完成总体进度80%以上。助推金融改革化险工作。加强与银保监部门沟通,为不良贷款上迁奠定工作基础;多措并举推动铁岭银行不良贷款化解。
(三)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效果情况。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方面。完善制度体系建设;突出考核国有资产管理保值增值导向;有序盘活企业资产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强化监督审计机制,制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办法;监管扫黑除恶罚没资产,2021年上缴财政涉案财产29笔总计1624.02万元。金融企业资产管理方面。开展地方国有金融机构产权变动动态监管,及时完成金融企业国有资产产权占有、变更、注销登记等工作。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方面。清查市本级资产36万余项,资产总额增加37.88亿元,净资产增加15.45亿元。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方面。全面落实自然资源管理责任;结余采伐限额352542.96立方米,实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38.39万亩;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52.17公顷,调整撤回无效用地批文162.5公顷,处置闲置土地139.49公顷;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工作;扎实推进铁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统筹划定“三区三线”;全面强化矿产资源管理,入选国家级绿色矿山项目库3家,完成生产矿山治理898亩;新增国土绿化38.37万亩,绿化村屯143个。
(四)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制度和经营预算执行情况。2021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60230万元,支出260230万元。
(五)国有资产管理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情况。自然资源局开展林业严打工作,2021年共查处涉林行政案件99起。
三、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理顺。二是国有资产“全覆盖”和“全口径”监管工作还有差距。三是国有资产管理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下一步工作和建议
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提升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效能。一是加强对国有资产“全覆盖”和“全口径”管理,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二是深化国企改革,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三是如期完成铁岭银行改革化险工作任务,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四是捋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现动态管理。五是围绕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人大监督评价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夯实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