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求《铁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的通知

来源:铁岭市自然资源局

  铁岭市自然资源局现将《铁岭市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欢迎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于2023年6月5日前登陆铁岭市人民政府(tieling.gov.cn),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意见可以通过邮箱或信函邮寄到铁岭市自然资源局。

  邮箱:tlsgtkjghk@163.com

  通讯地址:铁岭市凡河新区金沙江路37号铁岭市自然资源局

  联系人:刘旭   联系电话:79893255

  邮政编码:112000

正文 text

  铁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2035年)

  公众征求意见版

  目 录

  编制目的

  为总体安排和综合部署铁岭市市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和修复,细化落实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传导要求,为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法定依据,为编制下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和开展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重要依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依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等文件,编制《铁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战略定位,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统筹安排全域全要素,整体谋划市域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方向,促进资源保护利用与生态修复,合理配置空间要素,彰显国土空间品质与魅力,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对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做出全局性、战略性、系统性安排,为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空间引领和保障。

  基本原则

  底线思维,保护优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严守生态、粮食、能源资源等安全底线,通过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管控,强化资源承载对于城市发展规模的理性限制。韧性适应,永续发展。以绿色为底色、智能为基调、安全为底线,转变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强化灾害风险防控,提高国土空间承载力,加快适应智能社会发展的需求,筑牢安全底线保障,拓展韧性内涵,建立风险防控的底线思维,助力城市安全健康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坚持增进人民福祉,提升民生保障能力,改善人居环境,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空间格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空间智治,协同创新。依托信息技术推进治理数字化转型,创新政策机制,实现国土空间治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优化国土空间管理及资源配置,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强化上下协同、部门协同、社会协同,构建城市治理新秩序。

  规划范围

  市域规划范围:铁岭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主城区包括银州区全部和凡河镇、腰堡镇、新台子镇、镇西堡镇部分地区,清河城区包括清河区全部。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至2035年,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远期目标年为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现状分析与风险识别 优势与成效 国土空间优势

  铁岭市位于辽宁省北部,三省交界处。铁岭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底形态势。可分为东部低山丘陵区和西部辽河低丘平原区两大地貌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耕地资源充足,林地资源丰富。水资源富足,辽河干流贯穿南北。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展迅速。

  开发保护成效

  铁岭市位于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辽河平原,使铁岭市其成为闻名全国的粮食主产区,被喻为“辽北粮仓”。煤炭资源丰富,被称为煤电能源之城,拥有强大的电力工业。是哈大经济带上的主要运输城市,是辽中南城市群和哈长城市群的主要交通枢纽。路网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运输周转量全省排名靠前。位于沈阳一小时交通圈内,尤其是铁南片区位于环沈阳北部的“半小时经济圈”内,是沈铁产业协同空间的主要建设区域。

  问题与风险 主要问题

  铁岭市经济体量较小,经济发展缺乏动力。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但发展质量不高;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低,农产品转化增值不足;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类型以初级零配件加工为主,农副食品加工业多以原料加工为主,发展空间较小。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效益不高。较低的收入与生活水平,影响着铁岭市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公共资源数量相对不足,国土空间宜居品质存在短板。各类公共资源配置均低于全省水平。老城区公共卫生安全设施服务范围覆盖的广度与精度要好于新城区,市域公共安全服务半径广度与精度有待加强。

  存在风险

  影响铁岭市主要灾害为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和气象灾害等,其中较为易发的为洪涝等气象灾害和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铁岭市劳动人口比重与全省、全国水平相当,但0-15岁人口比重严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少子化和人口持续外流叠加,使得劳动力水平将出现持续减少的趋势。老龄人口比例逐年递增,对养老服务体系提出挑战。

  挑战与机遇 严峻挑战

  铁岭市人口分布不均,近年来除市区人口处于增长态势,其余各县(区)人口规模均出现不同程度减少,造成城市人口增长与城市用地扩张程度不一致。各县(市)区现状建设用地总面积差异较大,产出效率较低的产出效率较低县(市)区多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结构有待调整。区生产总值占市域生产总值比重较高,人口生产力没有得到彻底释放。

  重大机遇

  铁岭市位于哈大交通经济带的中间地带,依次连接辽中南、哈长两大城市群,拥有着承南接北的重要作用,是吉林、黑龙江主要联系通道上的必经之点。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战略后备基地,其粮食生产直接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全面落实国家建设东北东部经济带部署。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论,辽宁省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优质水资源,打造辽东绿色经济区。铁岭市西丰县是省级“以林为主”的农业县,是铁岭市由生态涵养向生态经济转变的重要抓手。辽宁着力建设清洁能源强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辽宁省政府办印发《辽宁省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强省建设实施方案》,重点支持辽西北等地区发展路上风光基地,打造铁岭源网荷储基地。

  开发保护目标和战略 总体定位 战略定位

  辽中南-哈长城市群重要连接纽带、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和能源储备基地、全域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辽东绿色经济区创新实践基地。

  城市性质

  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卫星城市、辽宁省现代食品供应基地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物流中心、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国北方水城。

  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

  立足市域发展定位,把握发展战略机遇,全面推进市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至2035年,基本形成能够支撑铁岭市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至2050年,国土开发保护协调性大幅提升,水源涵养生态屏障更加巩固,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城镇空间发展更具活力,特色空间利用更加充分的国土空间新局面。

  具体目标

  国土空间格局得到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进一步完善,主体功能定位更加精准;以生态保护红线为主体的生态空间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等主要农业生产空间和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基本建成,铁岭成为“沈大哈长”主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和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开放式、网络化、集约型、生态化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基本形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能源体系更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更趋合理,基本建成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循环的资源利用体系。国土空间品质明显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基本健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全面建立,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体系不断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得到严格落实,以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和生态文明绩效考核为主体国土空间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国土空间信息化、智能化管控全面见效,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

  发展战略 筑牢安全底线战略

  严守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巩固提升国家粮食生产基地。严守耕地红线,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打造风电产业主导,光伏、生物质发电和生物能源多点支撑的绿色能源之城。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构建全要素历史文化保护控制线体系。

  促进发展提质增效战略

  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县域城市为骨干,中心镇和特色小镇为重要节点,联接新型农村社区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构建多元农产品空间,形成粮食和畜牧生产功能区、特色农业功能区、都市农业功能区、生态农业功能区有序布局,梯次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推进省级(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农业产业强镇建设。

  加强空间整治修复战略

  规范全市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系统,维护和修复河流湿地的自然形态,共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优化耕地格局,结合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基本农田储备区建设,归整零星分散、不易耕作或质量较差的耕地,提高耕地面积和连片程度,为促进一二三产融合腾出发展空间。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实施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城市生态修复工程和城市功能完善工程,提高城区的产业支撑能力和公共服务品质。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积极融入国家对外开放重大战略,主动参与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建设。发挥铁岭承南启北区位优势,将打造“沈大哈长”沿线高质量发展轴作为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组成部分,统筹产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布局。向北构筑吉南辽北蒙东六市一体化高质量振兴发展大格局。全面提升区域综合经济能力、产业集中集聚能力打造东北振兴新高地。向南协同共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按照加快建设以沈阳为心现代化都市圈的战略部署,全力打造环沈阳北部的“半小时经济圈”,推进与沈阳中心城市的协同合作。加快基础设施协同、公共服务协同、要素市场协同、生态治理协同。向东创新共筑辽东绿色经济区。以西丰县为主体,以东部山区乡村为节点,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构建保育森林生态系统、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山区小流域治理、矿山恢复治理等生态安全体系,打造绿色转型发展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实践区、辽河流域水生态功能保障区。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底线空间约束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

  以2020年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科学划定耕地保护目标。做到现状耕地应保尽保、应划尽划,将耕地保护目标落实到图斑和地块。优先将未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已建及在建的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土地综合整治新增加的耕地等可长期稳定利用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

  生态保护红线

  保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总体稳定,筑牢全市生态安全格局。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

  城镇开发边界

  优先将铁岭市主城区、县域中心城区、镇区中集中连片的城镇建设区和城中村、城边村,铁岭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依法设立的各类开发区,国家、省、市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用地等划入城镇集中建设区;为应对城镇发展的不确定性,划定城镇弹性发展区;为完善城镇功能,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将生态涵养、休闲游憩、防护隔离、自然和历史文化空间划入特别用途区。

  主体功能定位 主体功能分区

  将铁岭市全域划分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发展区。为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的主体功能区格局,对乡镇主体功能定位进行细化,划分乡级行政区政策单元,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在国土空间规划中逐级传导落地,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有序空间发展格局。

  重点生态功能区

  发挥西丰县和铁岭县东部乡镇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区域,推进天然林保护和围栏封育,恢复和保护湿地等生态系统。加强流域治理和植树造林,减少面源污染。

  农产品主产区

  发挥开原市、昌图县作为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的维护粮食安全主体功能,将铁岭县北部乡镇和西丰县北部乡镇规划为农产品主产区,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

  城市化发展区

  引导银州区作为竞争力导向型的城市化发展区的人口和产业集聚功能,形成布局合理、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集约高效的城镇圈。强化清河区、调兵山市、铁岭县作为品质导向型的城市化发展区的主体功能。将昌图县、开原市和西丰县内城镇化水平较高的乡镇规划为城市化发展区。

  开发保护格局 总体格局

  构建“一带两轴、一水三区、一城四副”的总体格局。“一带两轴”为沈大城镇发展带、铁岭-调兵山发展轴和开原-西丰发展轴。“一水三区”为辽河水系、融沈铁南创新发展先导区、西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区、东部生态功能保护和绿色发展区。“一城四副”为现代都市山水城,开原城区-清河城区、昌图县城、调兵山城区和西丰县城副中心。

  农业空间格局

  重点打造农业“四大功能区”。粮畜生产功能区,大力发展粮油产业、畜牧业;特色农业功能区;都市农业功能区,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以及农产品商贸物流业;生态农业功能区,限制发展大规模畜禽养殖业。

  生态空间格局

  构建“一屏一带多廊”的生态空间格局。“一屏”:依托集中连片的生态保护极重要区构建辽东山地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态屏障能。“一带”:依托贯穿市域西部的辽河干流构建西部辽河保护带生态源地。“多廊”:依托条子河、清河、柴河、凡河等自然水域,完善水环境建设。

  城镇空间格局

  构建“一主四副多点,三轴三区协同”的城镇空间格局。“一主四副多点”。以铁岭中心城区(主城区)为核心区域带动市域城乡发展;围绕开原城区-清河城区、昌图县城、调兵山城区、西丰县城四座县域中心城市;以多个重点镇、特色镇和一般镇节点带动片区发展。“三轴三区协同”:加快铁岭-昌图城镇发展主轴、铁岭-调兵山城镇发展次轴、开原-西丰城镇发展次轴三条市域城镇发展轴上的资源与产业集聚,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业功能。

  规划分区管控 规划分区

  综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布局、人口分布、国土利用等因素和区域主导用途,将全市国土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矿产能源发展区等六类规划分区。

  生态保护区

  本区由生态保护红线集中划定的区域组成。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产品供给为主导用途,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区及具有重要生态功能、潜在重要生态价值区域。

  生态控制区

  本区由生态保护红线外,需要予以保留原貌、强化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限制开发建设的天然林、生态公益林、连片湿地、骨干河流水面、基本草原等自然区域组成。

  农田保护区

  本区由基本农田分布集中度较高、优质耕地所占比例较大的基本农田集中区组成。区内国土主导功能为粮食生产,是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和土地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

  城镇发展区

  主导功能为满足城镇生产、生活需要,是全市城镇集中开发建设区域。以人口和二、三产业集聚及城镇建设为主,控制建设用地无序扩张,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乡村发展区

  本区包括村庄建设区、一般农业区和林业发展区3个二级规划分区,由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以外的一般农田、园地、林地等农用地,农业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配套设施用地,以及现状和规划的村庄建设用地组成。

  矿产能源发展区

  本区由铁岭市重要陆域采矿区,战略性矿产储量区等区域组成。重点加强矿区开发利用监管,综合考虑战略性矿产资源产能产量、资源开采条件、生态环境和下游产业布局等。

  用途结构优化 稳定国土生态空间

  按照生态优先原则,严格保护天然林、生态公益林等自然生态空间。因地制宜调整农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布局,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城乡生态空间格局。

  统筹安排农业生产空间

  引导农业生产用地高效调整。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永久基本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园地,提高园地效益。适度改造宜牧荒草地,提高牧草地的生产力。

  优化协调建设空间

  严控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建设用地结构,推进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发展,合理保障区域基础设施和其他建设用地。按照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统筹城镇发展、开发区建设与农业、生态用地,不断增强沿沈大城镇发展轴的辐射力,推进县域中心城区精明增长,引导中心镇有序发展。

  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 耕地资源保护利用 加强耕地数量保护

  全面落实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护任务,严格实行耕地用途管制。落实国家和省对黑土地的保护政策,对位于黑土区的地区,有计划、分步骤、分类别地推进黑土地保护工作。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和速度。确需要将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应当优先使用难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补足同等数量、质量的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切实落实国家生态退耕政策,凡不符合国家生态退耕规划和政策、未纳入生态退耕计划自行退耕的,限期恢复耕作条件或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可长期稳定利用耕地。

  提升耕地质量建设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按照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的要求,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强化土地整治工程质量建设,努力提高补充耕地质量。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加强基本农田数量质量保护

  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重点保护面积大、集中连片、灌排条件良好、农业生产配套设施完善的粮、油、蔬菜生产基地内的永久基本农田。科学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用地落实到永久基本农田图斑和地块,实行重点保护和建设。强化国家级和省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

  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用途管控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永久基本农田;禁止以设施农用地为名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设休闲旅游、仓储厂房等设施;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等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禁止擅自改变永久基本农田的用途和空间布局。

  加大永久基本农田管护力度

  加大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力度。建立基本农田档案并实行数据库管理,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和农户,对基本农田实行严格管护。

  构建农业发展新格局 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全市建设三大玉米种植业优势区,重点建设规模超万亩的玉米绿色高产创建示范园区。建设三大灌区水稻优势区,推进水稻品种结构调整和标准化生产。以辽宁小粒花生产业集群项目建设为契机,稳步推进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稳定鲜食大豆种子基地规模,巩固全国鲜食大豆种子基地地位。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深入践行大食物观,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大力推进存量生猪养殖规模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打造养殖集聚区,进一步做大做强肉鸡全产业链。引进培育规模肉牛养殖企业效,加快实现奶牛牧场化养殖全覆盖。

  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粮头食尾”、“农头工尾”,重点培育粮油、畜牧、特色产业“三大产业集群”,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努力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重点支持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农产品加工园区打造集生产、加工等一体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将西丰县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食品工业大市。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做强“一县一业”,逐步打造农业强县、制造强县、商贸强县,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遵循“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形成涵盖多部门的协同工作体系,串联多环节的新型供应链体系和整合多资源支撑保障体系。围绕农耕文化、田园风光、生态农业、民俗风情和人居环境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休闲农业。打造一批乡村旅游连片发展区域。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坚持以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生产绩效高优化和劳动者智能化为方向,打造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现代农业生产、现代农业经营“三大”支撑体系。加快推动县城的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产业、带动就业、集聚人气,全面夯实县域发展基础,强化县域经济拉动力。

  优化乡村发展布局

  在西部辽河冲击平原区结合西部生态文明创新示范区的创建,打造具有自然、乡土特色的旅游型村庄集群。中部城镇带型农村以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等各类园区的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东部山区的村庄,鼓励乡镇通过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实现镇(乡)村联动。加快推进村庄规划覆盖范围,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营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空间,全面提升村貌。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对自然生态空间的整体保护,修复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提升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强农产品加工、包装、冷链、仓储等设施建设。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康管理普及化、健康服务多元化。积极引导卫生乡村向健康乡村发展,打造卫生乡村升级版。

  分类推进乡村发展

  集聚建设类村庄,主要是现有规模较大、具备一定发展潜力的村庄,沿河、沿交通干线分布具有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职能的村庄。整治提升类村庄,主要是不具备鲜明特色、发展潜力一般、但仍将长期存续的村庄,补齐村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短板、强化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建设以盘活存量用地为主。城郊融合类村庄,承接城镇外溢功能,共享使用城镇基础设施。打造田园特质与城镇功能并存的“城市后花园”,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特色保护类村庄,对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庄,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搬迁撤并类村庄。加快推进山区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大的地区,辽河沿线无堤、险堤段和矿区的沉陷区村庄的搬迁步伐。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大力推进农用地整理

  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现有耕地提质改造等农用地整理,增加耕地数量,改善农田生态。农用地整理主要安排在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偏低、有一定补充耕地潜力乡镇。通过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

  有序实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按照依法依规、规划先行、尊重民意、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重点对铁岭市东部山区人口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频发等区域有序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提升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效益和集约化水平。

  适度开发耕地后备土地资源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依据土地适宜性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重点开发宜耕其他土地,稳步提高土地利用率。

  自然资源与生态保护 自然资源保护利用 水资源保护和利用

  严控用水总量和效率。强化水资源保护,优化水资源配置,协调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使用比例,合理控制地下水开采,保障水资源供需平衡。加强河湖岸线保护。依法划定河湖岸线保护和管理范围,在沿河湖两岸按计划实施退耕还林还湿,建设植被缓冲带和隔离带,保护河湖水域空间。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强化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对饮用水水源的水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禁止破坏水源涵养林。

  湿地资源保护和利用

  全面落实湿地总量管控。将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等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确需占用纳入生态红线以外的湿地并转为其他用途的,用地单位要按照“先补后占、占补平衡”的原则,负责恢复或重建与所占湿地面积和质量相当的湿地。加强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及城郊湿地保护,维护全市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恢复治理功能退化湿地。对可能存在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等情况,制定科学的保护方案。对因水资源缺乏导致功能退化的自然湿地,应当通过工程和技术措施补水。

  林草资源保护和利用

  落实林地保护目标。建立天然林修养生息制度,全面禁止生态保护区域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完善天然林管护制度。严格保护生态保护区域生态公益林。提高林地利用效率。严格林地定额管理,严格控制林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其他农用地,严格保护公益林地,加大临时使用林地和灾毁林地修复力度。将改良草地、割草地及草地自然保护区等具有特殊生态作用的草地,划定为基本草原,实行严格的保护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征用、占用基本草原或改变其用途。

  矿产资源保护和利用

  分区引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落实矿产资源分区管控要求,明确禁止和限制开采区域,引导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统筹安排重点矿区内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促进大中型矿产地整体勘查和整装开发,实现有序勘查开发、规模开采和集约利用。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控

  提升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为保持生态红线内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重点开展森林质量提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生态廊道建设和保护,着力开展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环境和水生态以及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结合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勘界定标应当结合地理实体边界、自然保护地边界等,采取设置电子界桩、电子围栏等手段,将生态保护红线精准落地,重要地段、重要拐点等关键控制点可设置实体界桩及标识牌。勘界定标的成果数据,通过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逐级汇交至国家级平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加强自然保护地管控

  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以辽宁铁岭凡河地方级自然保护区、铁岭黄旗寨白鹭地方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辽宁冰砬山国家森林公园等10个自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体系。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求,编制自然保护地规划,明确自然保护地发展目标、规模和划定区域,将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生态保护空缺的区域规划为重要的自然生态空间,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

  实行差别分区化管控

  根据各类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功能定位,合理分区,实行差别化管控。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外,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除国家重大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必须且无法避让,符合县级以上国土空间规划的线性基础设施建设、防洪和供水设施建设与运行维护;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依据县级以上国土空间规划,经批准开展的重要生态修复工程。

  提升生态碳汇能力 加快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完善重大工程投入机制,实现生态系统固碳效能的最大化。在森林生态系统,通过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提升森林、草原、湿地的碳贮存和碳吸收能力。

  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充分利用坡地、荒地等空间开展绿化,努力增加森林、草原等植被资源总量。积极探索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适宜人工林培育的地方,积极植树造林,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在需要人工促进自然恢复的地方,采取封山育林等措施,人工促进恢复。

  加强提升生态碳汇能力的开发技术手段

  加强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环境监测,提高响应气候变化的预测预警和应急应对能力。定量评估森林、草原、湿地、土壤、冻土等生态系统活动在减排增汇中的作用,为有效管理生态系统碳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系统修复治理 统筹安排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

  实施“绿满辽北”工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加强东部生态功能区建设,保育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加强中部平原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实行辽河流域综合治理;加强西北部风沙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巩固的西北生态屏障。建设集绿色生态、历史文化、全民健身、郊野休闲、现代农业观光于一体的辽河百里生态长廊,打造辽河流域生态文明创新示范带。

  切实加强重大自然灾害生态修复

  结合重大自然灾害损毁土地评价,对可复垦利用的土地,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复垦。对灾毁程度较轻的土地,鼓励受灾农户和土地权利人自行复垦;对灾毁程度较重的土地,可制定灾毁土地复垦规划,由地方政府组织复垦。

  积极开展矿山生态修复

  大力推进采煤沉陷集中重点治理修复区、调兵山重点治理修复区、铁岭县重点治理修复区等矿山复绿复垦、生态重塑,,努力实现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全面恢复,构建起比较完善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管理的体制机制,筑牢丘陵山地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矿山开采监管,采取警示教育、政策扶持、多渠融资等措施组织开展矿山综合治理。开展裸露山体生态修复,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变废为宝,发展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抽水蓄能等绿色经济,尤其是调兵采煤沉陷区的修复治理。

  城乡统筹与宜居品质 新型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发展策略

  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协同共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落实省国土空间规划,发挥城市组团集聚辐射、产业协同和同城化效应,促进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引导资源要素向沈铁城际协作发展轴沿线集聚,打造城镇开发轴、人口汇集轴和产业集聚轴。重点做实沈阳农畜产品供应基地的基础上,与沈北新区联合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高新区。发挥铁岭橡胶制品业的产业优势,围绕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控制系统、传动系统等,打造铁南协同发展配套区。推动沈阳人才、科技、平台等高端创新要素流动,鼓励东北大学、辽宁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等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参与“都市圈”建设,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长效合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落地。多元路径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趋势。鼓励并奖励生育,对于多生多育、优生优育的家庭实施补助奖励以及相关税收减免奖励;优化提升教育、医疗卫生、健康、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社区生活圈”。统筹建设基层文化综合性服务中心,推进重点文化工程项目建设。

  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中心等级体系

  构建“市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重点镇—特色镇—一般镇”的五级城镇等级体系。市域中心城市为铁岭中心城区(主城区),是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集聚人口、服务市域的核心。加强区域协调,协同共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县域中心城市为开原城区-清河城区、调兵山城区、昌图县城、西丰县城,是各自县(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综合服务中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吸纳新增城镇人口、服务周边农村地区人口的能力,支撑带动县域发展。规划10个重点镇,17个特色镇,其他城镇为一般镇。依托重点镇较强的发展动力或潜力,完善其产业体系,形成县市区发展中的重要增长点。发挥特色镇自身的特色优势,带动一部分周边乡镇发展。

  城镇规模等级体系

  按照常住城镇人口规模,将城镇划分7个等级。规划至2035年,市域共形成1个50-10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3个20-50万人的Ⅰ型小城市,1个5-20万人的Ⅱ型小城市,其余为5万人口以下小城镇,初步形成规模等级层次分明,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

  城镇职能体系

  按照综合型、工矿型、旅游型、工贸型及农贸型五种城镇职能类型对城镇职能定位进行划分。其中,铁岭中心城区(主城区)作为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优化提升银州老城区功能,打造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都市圈向北开放门户城市。开原-清河城区协同发展,依托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产业特点,建设生态智慧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全国一流的食品产业基地、新型造纸产业基地、商贸物流集散地、东北特色文化旅游休闲胜地。昌图夯实农业产业基础,推进三产融合、四化并举,打造全国现代农业强县、三产融合示范县、辽河生态第一县、辽宁向北开放桥头堡、辽吉蒙交汇处新兴城市。调兵山依托区位优势及资源禀赋,着力打造辽中南城市群具有影响力的次区域都市经济核心、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高地、复兴城市记忆文旅名城和智慧生态宜居康养典范。西丰融入辽东绿色经济区发展,建设世界鹿乡、全国鹿产业基地、东北生态康养文旅基地和辽北地区冷链物流基地,打造成为辽宁东部地区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生态绿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和全域旅游相融合的经济强县。

  产城融合发展 培育现代化产业链

  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新型原材料三个优势产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用人工智能、数字技术赋能,大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制造业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迈进。重点培育壮大可再生能源新兴产业,打造风电产业为主导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坚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构建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两大产业,使之成为带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的新主导产业。依托保税物流中心和铁路物流基地,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建设“东北(铁岭)国际陆港”,辐射周边、服务东北、联通国际,做大做强铁岭县等7个物流分中心。加快电子商务创新发展,规划一批特色电商产业带。围绕建设“北方水城、快乐之都、健康铁岭”,打造一批体现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精品线路。推动与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城市协同合作,依托生态、护理专业人才资源,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康养小镇,打造区域现代康养中心。

  优化产业发展格局

  构筑“一区三带、五园多点”产业发展格局。整合铁岭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铁岭县工业园区的资源,规划建设铁南工业创新引领区。建设以“102国道”、哈大高速公路为主,东、西部大通道为辅的三条工业支撑带。统筹铁岭县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开原市绿色食品产业园、昌图县生物科技产业园、西丰县保健食品产业园、铁南装备制造及新型建材产业园五大现代产业园区建设。以飞地经济为契机,支持各县(市)区工业园区进一步明晰发展定位,打造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在产业特色优势明显地区,实施产业强镇行动,形成产业发展的多点支撑。推进化工园区的建设和认定,积极承接京津冀、江浙等化工产业发达地区企业转移,重点支持调兵山化工园区、昌图县生物科技产业园、开原市化工园区、铁岭县化工园区筹建。推动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依托资源优势,加大园区绿电供应能力,以绿电优势推进工业生产循环改造、低碳化转型,建设农产品带有绿电标识的绿电产业园。

  城乡融合发展 提升城乡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完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机构建设、管理和评价标准规范。根据新区学位紧张的状况,积极筹措政府专项资金或引入社会资本新建小学、中学及公办幼儿园等教育资源。推进举办本科教育,推进师专升格为本科学校,力争以引进一所专业设置与我市产业契合以工科为主的省属本科高校。建立健全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打造以市体育场、体育馆为核心,县(市)区属全民健身中心为重点,街道健身点和俱乐部为基础的全市群众体育活动网络。健全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县级综合医院提标改造,增强急诊急救的处置能力。

  完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城镇15分钟社区生活圈和以乡镇为基础的乡村生活圈。

  构建高品质城乡生活圈

  构建高品质城镇社区生活圈。按照15分钟步行和骑行可达,构建城镇“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升公共服务便利水平。

  人文魅力与城乡风貌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 加强传统村落整体保护

  重点加强对铁岭市增家寨村、铁岭市泉头村、铁岭市四分场、铁岭市翟家村等省级传统村落的保护,强化对传统村庄整体空间格局和风貌环境的传承与保护,将村落及其有重要视觉、文化关联的整体区域,以及村域内其他传统资源划为保护区加以保护。

  保护不可移动文物

  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并实施控制管理,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不得存放危及文物安全的物品,不得拆除、改建或迁移地上文物;不得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墙壁上张贴各类标语、广告、启事等;不得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不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对已有的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应当限期治理。

  落实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主体

  加强对长城本体,以及长城本体两侧紧邻且构成长城文物价值和文化内涵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环境,确保对长城文物本体及历史环境实施完整保护和管控。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建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制机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级保护与管理,融合现代元素,加大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场馆展示。

  构建山水人文格局 活化利用山水资源与文化遗产

  构建“两带、八区”的全域山水人文格局。依托辽河生态廊道,沿线深入挖掘两岸的文物遗存、历史遗迹和辽河附属遗存及相关联的遗存等,打造辽河生态文化旅游带。以辽宁省现存最完整、景观价值最高明长城为主体,发挥特色展示点等核心魅力资源对沿线的带动作用,打造展现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最高成就、以及戍边文化特色辽东长城文化带。围绕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调兵山省级风景名胜区、辽河国家湿地公园等特色资源,打造凡河文化景观区、调兵山金文化景观区、昌图辽河文化景观区、昌开段长城文化景观区、原老城文化景观区、清开段长城文化景观区、皇家鹿苑文化景观区、黄旗寨文化景观区等各具特色的旅游休闲度假地。

  彰显辽河魅力空间 流域城乡协调、城水空间优化

  依托辽河资源打造公园城市。凡河新区距辽河仅3公里,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得天独厚,以凡河新区为核心,发挥凡河水利风景区优势,围绕辽河资源和莲花湖湿地发展文化旅游、生态休闲和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冰雪旅游项目,在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建设国家公园城市,打造全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和辽北休闲度假中心。同时提升银州区城市功能和环境质量,恢复“蓬渡风帆”、“柴河晚渡”景观,复原周恩来少年来铁岭学习场景,推进红色体验旅游和辽河文化挖掘,促进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

  流域风貌展现,文化空间传承

  全域辽河文化发展带。坚守地方特色文化立场,立足结构当今时代条件,加强辽河文化融合复兴,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加强辽河文化融合与复兴,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展现戍边文化特色。以铁岭、开原为代表,发展具有当地特色传统东北文化。打造辽河流域铁岭“历史文化长廊”。展现辽河历史遗存承载的文化。以辽河沿线遗存的“物”为基础,挖掘各种遗存所代表蕴含的文化,其载体是两岸的文物遗存、历史遗迹和辽河附属遗存及相关联的遗存等。

  塑造城乡特色风貌 城市风貌格局

  规划立足铁岭优质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分布,形成滨河生态风貌区、城镇风貌区和丘陵景观风貌区协调发展的城市景观风貌格局。

  滨河生态风貌区。结合辽河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打造,立足辽河历史文化资源和周边良好的农田系统,营造北方水城整体印象。城镇风貌区。都市休闲风貌片区,加强铁岭中心城区(主城区)周边旅游资源的整合,主推包括休闲服务、休闲消费的都市型休闲游,打造休闲的浪漫舒适和商业文化精髓名片。开原-清河风貌片区,以象牙山景区、开原古城为核心,结合清河峡谷平湖风光、辽金皇家文化、小本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地,组织成为综合型览胜生态休闲风貌区。现代风车生态风貌片区,以端木蕻良出生地鴜鹭湖、扶余古城、风力发电、农业生态观光等景观为核心,此区片应以“古城故事”为主题,并可结合乡村秧歌、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文化修学旅游线路。丘陵景观风貌区。丘陵景观风貌区的任务重点是建设沈阳经济区的北部生态屏障。山间谷地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低山丘陵以植树造林、恢复生态环境和发展中草药产业为主,打造铁岭市的山地城乡景观风貌,重点打造农家类休闲体验风貌片区和西丰鹿苑景观风貌片区。

  综合交通与韧性安全 综合交通 市域铁路规划

  构建“三横、两纵”的铁路网。积极配合推进沈北新区—金宝屯铁路工程建设;规划建设沈铁城际铁路,提升铁岭市助力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通道优势。对辽开铁路实施电气化改造,提升重点通道运输能力。

  市域公路规划

  加快完善公路网布局,打造便捷高效的内部公路连通网络。加快建设绕城公路。推进普通干线公路提质升级,构建“四纵、八横”的公路网络,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积极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

  交通枢纽规划

  完善客运场站功能,规划形成功能层次合理的道路客运网络布局。重点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场站建设,加快实施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引导运输装备优化升级。推进通用机场建设,融入全省“一廊两翼”的通用机场空间布局。

  能源保障 碳达峰任务分解

  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支持氢能规模化应用和装备发展,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控制“两高”行业发展规模,落实国家能耗“双控”制度,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

  煤炭能源设施布局

  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合理控制煤炭消费,降低全市煤炭消费占比。合理划定禁止散煤散烧区域,推进煤炭集中使用和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稳妥推进以气代煤,建立世界最清洁的煤电体系。

  油气设施布局

  完善油气输配存储基础设施体系。依托现有输油管线“哈沈”天燃气管道,调兵山至银州区煤层气供气管道,构筑输气网络,保障供需平衡。加强农村液化气供应站、加油站以及生物质燃气站和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非化石能源布局

  大力推动低碳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发展,打造以风电产业主导,光伏、生物质发电和生物能源多点支撑的国家级多能互补示范基地。风能设施布局规划。深入挖掘辽河流域和高速公路两侧风电资源,积极推进风电场建设。光伏发电设施布局规划。推动昌图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和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建设。水能设施布局规划。根据河流水系水能资源情况未来开发潜力较小。生物质能设施布局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发电、生物质能清洁供暖,推进农林废弃物清洁能源利用。

  电力设施布局

  加快电网和储能设施建设,打造新型电力系统。推动风电、光电等清洁电力优化配置。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项目,推进开原李家台等抽水蓄能项目建设,打造铁岭源网荷储基地,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优化网架结构,增强电网送出能力。

  水利设施 水资源供需平衡方案

  规划期间,开源、节流、治污等多种措施并举,严格控制地下水的使用。使用地下水作为备用水源,保证供水的安全性;多分支、多渠道的发展各市、县、区及乡镇的供水设施,建设自来水厂。积极建设中水回用设施,提高排污口的达标率,对已污染的水体通过多种措施进行生态恢复;加快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资源化利用和污泥处置设施短板。

  污水工程规划

  大力推进中水回用,积极探索雨洪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凡河新区现状及规划排水体制全部采用雨污分流制。银州区、铁南产业园区现状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系统,规划期末均改为雨污分流系统。

  排水工程规划

  规划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凡河新区现状及规划排水体制全部采用雨污分流制。银州区、铁南产业园区现状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系统,规划期末均改为雨污分流系统。

  智慧信息 电信工程规划

  规划期内,全市建设局房366个,清河数据中心1处。

  环境卫生 环卫工程规划

  铁岭市生活垃圾转运设施以小型转运为主。站内配置垃圾压缩机和垃圾集装箱,并配套建设污水和废气处理装置。转运车辆根据转运工艺要求采用集装箱垃圾压缩车。

  防灾减灾 防洪排涝规划

  铁岭市设防等级确定为III级,城市防洪标准确定为辽河城区段达到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柴河、凡河城区段达到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辽河回水段为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规划截洪工程有龙首山截洪工程、柴河南分区截洪工程、帽山分区截洪工程、柴河北分区截洪工程。

  抗震规划

  中心城区设防标准为7度,城市生命线系统和重要基础设施按提高一度设防。以城市主次干道为避震疏散通道,城市公园、绿地、广场等是地震时主要疏散场地,应加以严格控制。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土体滑坡的防治对策。主要措施为做好土体排水,削坡减载护坡、限制或控制在滑体上进行工程建设,居民异地安置等。岩石滑坡的防治对策。可采用在人为切坡的陡坎处修挡土墙,在滑坡前缘及中部打锚桩,在滑体上排水。采矿塌陷的防治对策。选择安全的采矿方法和采矿深度,对采空区进行回填及安全柱的科学处理,必要时撤离沉陷区居民。

  应急救援体系。接到临震预报后,及时协助市政府统一指挥,组织人员疏散,物资转移和生产自救。规划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结合广场、绿地等开敞空间的建设,规划应急避难场所,并应具备供水设施、应急照明用电等设施。疏散道路:结合旧区改造和新区开发,合理规划道路的红线宽度和路网密度。疏散场地:结合城市改造和新区开发以及绿色家园规划的实施,按标准建设园林绿地。将中心城市内的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等开敞空间,作为就地疏散场地。人口疏散:就地疏散为主,中程疏散为辅,远程疏散补缺。

  消防规划

  消防站规划。消防站派出消防车从接警起5分钟内到达责任区最远点,其最远距离一般不大于3.5公里。

  消防供水、通信、供电。消防用水取自市政给水管网。建设较为先进的有线、无线火灾报警和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对现状和规划高压线走廊严格按照规范保护控制。

  消防通道规划。依托城市主、次干道及其支路,特别应加强作为消防车主要通道的次干道、支路规划及其建设。

  中心城区(主城区)空间结构优化 空间结构和发展规模 发展方向

  中心城区(主城区)依托沈铁交通走廊向南拓展,形成银州区、凡河新区和铁南产业园区三个城市片区。

  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两廊分三区、一轴连双核、山水布两翼”的城市空间结构。

  规划分区和结构优化 规划分区引导与管控

  居住生活区,区内以住宅和居住配套设施为主要功能导向的区域。综合服务区,区内以提供行政办公、文化、教育、医疗以及综合商业等服务为主要功能导向的区域。商业商务区,以提供商业、商务办公等就业岗位为主要功能导向的区域。工业发展区,以工业及其配套产业为主要功能导向区域。物流仓储区,以物流仓储及其配套产业为主要功能导向的区域。绿地休闲区,以公园绿地、广场用地、滨水开敞空间等为主要功能导向的区域。交通枢纽区,以机场、港口、铁路客货适站等大型交通设施为主要功能导向的区域。

  综合交通和产城融合 城市路网系统规划

  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主干路是连接城市各主要功能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次干路是与主干路衔接的集散道路,主要承担各功能主要分区内部的交通。支路应注重连贯性,方便自行车出行。

  城市交通设施规划

  逐步提高京哈快速铁路的客运能力,做好高铁客运站的场站规划及交通线路指引。规划建设轻轨线路,保证轻轨客运功能及转运能力。保留京哈线在银州区的客货运站,适当扩建货运站场扩大货运工程。

  工业用地规划

  规划工业产业用地主要由4个园区组成。铁岭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金属新材料、橡塑、机电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工程机械、新能源装备等产业。银州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机械加工产业,并承接银州区内部的工业转移。铁岭县工业园区。

  仓储用地规划

  仓储用地布局按照交通便利、有利物资集散的原则,结合交通设施布局规划,沿城市城干道及中心区外围布置。

  住房保障与公共服务 居住用地规划

  采用政府引导和市场参与的策略,建立并完善廉租住房制度,保障城镇住房困难的低保家庭,低保困难群体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户。

  城市公共设施体系规划

  规划形成“市级—组团级—社区级”三级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完善社区生活圈,重点提出医疗、康养、教育、社区商业等服务设施和公共开敞空间的配置标准和布局要求,以社区生活圈为单元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蓝绿网络和开敞空间 绿地规划目标

  把中心城区(主城区)建成为绿树繁荫,灯光璀灿,蓝天碧水,整洁有序的山水田园宜居城市。

  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从“大地园林化”的战略出发,构建“山水为基,蓝绿交织,多廊贯通,多园散布”的绿地系统格局。

  生态绿地规划

  规划依托山林、水库和湿地建设六个郊野生态公园,加强控制和防护,严格保护森林、田园以及滨河湿地等环境,原则上不宜安排城市建设用地。

  公园绿地规划

  规划设置“市级公园—组团级公园—社区公园—街头绿地”四级公园绿地体系。完善市级综合公园4处。规划组团级公园6处。

  防护绿地规划

  铁路及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路每侧建成宽50-100米绿化带。有污染性的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间防护绿地的宽度不低于20米。其它市政等防护绿地宽度不低于15米。

  广场用地规划

  铁岭市共设置主要广场6处,按照其功能及周边用地性质,将铁岭市中心城区(主城区)广场分为五类,分别为交通集散广场、市民广场、绿化广场、文化广场和行政广场。

  开发强度和城市风貌 开发强度

  规划将城区用地划分五类管制区,每类管制分区结合不同的用地性质确定相应的土地开发强度。

  城市风貌

  两处核心节点,新城综合服务中心和老城传统商业中心。7个特色风貌景观节点,其中历史风貌景观节点1个,生态风貌景观节点4个。规划形成两条宽度较宽的结构性生态廊道,起到分隔城市组团,同时联系城市东侧山体和西侧生态农田、湿地,形成完整生态网络骨架的作用。滨水廊带。依托柴河、凡河、万泉河、天水河等河流,形成四条贯穿城区的滨水廊道,串联山体与生态农田,在双廊打造的生态骨架的基础上作为生态经脉,使得周围生态大环境中的自然景观渗透进城市空间及城市活动中。

  基础设施和安全韧性 基础规划

  供电设施规划。完善220KV供电网络,保障城市供电设施安全。供水设施规划。利用“辽西北”二期工程的水源结合柴河水库作为城市水源。污水设施规划。大力推进城区雨污分离与污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排水设施规划。雨水汇集后分别排入柴河灌渠、农用灌溉系统、凡河等。供热设施规划。利用铁岭市电厂及长青生物发电厂形成南北两大热源,保障供热安全性及稳定性。燃气设施规划。利用“哈沈”天燃气管道,调兵山至银州煤层气供气管道作为主要气源。环卫设施规划。基本满足城市需求,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防洪工程规划

  设防等级确定为Ⅲ级,城市防洪标准确定为辽河城区段达到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柴河、凡河城区段达到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抗震与地址灾害防止规划。设防标准为7度,城市生命线系统和重要基础设施按提高一度设防。消防站派出消防车从接警起5分钟内到达责任区最远点,其最远距离一般不大于3.5公里。

  地下空间和四线管控 地下空间规划

  可利用地下空间分布为:各种广场、公园、绿地等的下部空间,道路下部空间,学校操场等公共设施与建筑物下部空间,建筑物基础以下的底层空间。地下步行街5处,地下人行过街通道8处,地下商业街6处。

  城市绿线规划

  主要对绿地的分布位置进行确定,并据此划定城市绿线。公园绿地的布局,充分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力求做到大、中、小型均匀分布。

  城市蓝线规划

  河流蓝线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柴河:银州区内的重要景观和航运河道。凡河:新城区内的重要景观和航运河道。天水河:新城区内的重要景观河道。

  城市紫线规划

  规划划定1处历史地段。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有1处国家级、2处省级、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市黄线规划

  铁路站场:铁路两侧铁轨护栏外50米内不允许进行工程建设。轻轨站两侧铁轨护栏外15米内不允许进行工程建设。

  详规单元和城市更新 主要详规单元

  将建设用地划分为9个详细规划控制区和67个详细规划单元,作为指导详细规划编制的基本单元。

  主要更新单元

  城市更新包括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按照改造的力度,城市更新可分综合整治改善、保存维护和拆除重建三类。

  中心城区(清河城区)空间结构优化 空间结构和中心体系 优化中心城区(清河城区)空间结构

  根据规划管控需要,确定管控范围。实施“东优、北拓、西延、南展”的城市发展策略,结合城市建成区,由内向外有序拓展、紧凑布局,形成“三轴五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

  完善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推动老城区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提高新建地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标准,构建“区级—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

  规划分区和用地布局 规划分区管控

  居住生活区,注重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城镇社区生活圈建设。综合服务区,提供行政办公、文化、教育等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为主要功能。商业商务区,提供商业、商务办公等就业岗位服务的核心空间。工业发展区,应统筹安排城市生产性功能,严格遵守环境保护和产业准入要求。物流仓储区,以物流仓储及其配套产业为主。绿地休闲区,以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滨水开敞空间为主。交通枢纽区,应确定好公路、铁路客货运站等重要交通站场的选址落位。战略预留区,为城镇重大战略性功能控制的留白区域。

  用地结构布局

  居住用地共划分3个居住片区。加强老城区低效、零散居住用地更新改造。逐步推进新居住空间建设,适度新增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机关团体用地主要布局在老城区;影剧院、图书馆、科技馆和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用地呈点状布局;教育用地中基础教育用地主要结合各居住片区/组团进行均匀布局;体育用地结合组团/片区级中心分别设置组团/片区级体育设施。商业服务业用地。构建区级—社区级两级商服中心,社区级商服中心结合城镇社区生活圈统一配置。工矿用地,结合各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产业优势,统筹布局。仓储用地,结合铁路专线和国道102线等对外交通设施布局,统筹安排仓储用地。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统筹布局综合公园、带状公园、社区公园和街旁绿地,科学布局工业园区周边防护绿地、铁路防护绿地、道路防护绿地和高压走廊防护绿地,优化布局交通集散性广场1处。留白用地,在城镇开发边界内规划留白用地,为城镇重大战略性功能调整预留空间。

  蓝绿网络和开敞空间 优化城市绿地系统布局

  充分利用自然水体和绿化条件,促进块状绿地多点多级、均衡布局,形成综合公园、带状公园、社区公园和街旁绿地相互衔接的绿地系统布局。

  推进城市蓝网和绿道建设

  充分利用现状公园湖面、公共景观水面及现状坑塘洼地等湿地水面,结合蓄洪区及蓄涝区建设“星罗棋布”的海绵湿地。形成“一轴、一心、五带”的城乡绿道系统。

  构建安全舒适开敞空间

  充分考虑市民多样化活动需求,持续增加公共空间面积和开放度,提高公共空间覆盖率。

  道路交通和市政设施 完善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布局

  优化道路网结构与布局。延续城市方格路网结构,形成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级、人行路五级配协调、结构合理的的城市道路网。快速路区域交通通廊规划形成“两横一纵”。规划构建主干路“四横八纵”的城市骨干道路网框架。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形成“九横十二纵”的慢行网络。“九横”为城市交通型慢行系统;“十二纵”为城市休闲型慢行系统,主要依托次干路、支路和滨水休闲绿道修建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

  提高市政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加快清河水厂改扩建设;完善供水管网系统,着力改造老城区漏损管网,逐步将现有枝状管网改造成环状管网。完善雨水排除系统,根据地形高低、汇水面积大小,合理规划雨水分区,规划7个雨水分区,实现雨水分区排除。增强电力保障能力。以区域电网作为供电主电源。66kV变电站线路实现手拉手的接线网络,以下级电网支持上级电网,形成具有互带能力的中压配电网络。健全燃气供应体系。建立多方向、多气源的燃气供应体系,规划主气源采用由开原管道天然气,LNG作为备用气源。完善集中供热设施。以集中供热为主,以分散供热为辅,稳定热源供应,规划取消东森昌盛热源厂和东森西部热源厂。构建以清河电厂为核心、多种热源为辅助的清洁安全供热体系。积极推进清河发电厂供热扩建热电机组和电厂换热首站扩建建设,形成以清河发电厂为热源的供热系统。加快通信设施建设。推动第五代移动通讯、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区域覆盖、重点场所深度覆盖。

  开发强度和四线管控 实施开发强度分区控制

  Ⅰ级强度区。Ⅳ级强度区外的工矿用地、仓储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对外交通场站用地和特殊用地等。Ⅱ级强度区。Ⅳ级强度区外的居住用地和公用设施用地。Ⅲ级强度区。为重点开发的新区居住用地。

  严格落实四线管控要求

  蓝线范围。包括大清河等主干河流的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绿线范围。包括大型公园绿地和工业园区防护绿。紫线范围。包括1处历史建筑建设控制地带。黄线范围。包括铁路客货场站、公路客运站、公交场站、公交枢纽等交通场站用地以及给水厂、电厂等公用设施用地。

  防灾减灾和地下空间 完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清河水库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大清河和小清河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其他河渠为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防。抗震设防烈度确定为Ⅶ度,一般性建筑按Ⅶ度设防。保障火灾发生后5分钟内消防队到达辖区边缘为基本目标,优化消防设施布局。

  地下空间开发规模与分区管控

  合理确定地下空间开发规模。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有序扩大城市空间容量,提高城市用地复合利用效率。

  风貌塑造和详规单元 维护城市总体风貌

  依托自然和人文景观,构建“三区”的城市总体风貌格局。“三区”以城市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把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行政风貌区;建设具有特色的工业风貌片区;打造具有代表性现代化城市商住风貌片区。

  划定详细规划单元

  将核心区规划建设用地划分为65个详细规划单元,作为指导详细规划编制基本单元。

  规划传导与实施保障 县级指引 建立“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全市建立市、县、乡镇3级和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3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市、县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乡镇可单独编制,也可以几个乡镇为单元协同编制国土空间规划。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传导机制

  明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统领地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定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依法批准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主要目标和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计划,严格执行。各部门、各行业编制的规划,必须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衔接。

  专项指引 建立相关专项规划体系

  建立国土空间相关专项规划目录清单管理制度,以本规划确定的全市发展总体目标、指标、空间格局为依据,编制自然保护地类、城镇圈等特定区域专项规划,特定区域专项规划应符合本规划及上级总体规划对相应区域的管控引导要求,并指导和衔接相应区域内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近期行动计划 四大行动计划

  粮食产业兴旺行动。推进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培育和优选优质粮种;发展粮食循环经济,促进粮食资源综合利用。

  辽河综合整治协同建设行动。落实河(林)长制要求,强化管理责任,打造西部辽河流域生态文明创新示范带。

  区域协同发展行动。协同共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推动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同辽河综合治理、统筹治理大气污染、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步伐。

  能源可持续发展行动。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全力推进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工作机制,确保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

  九类重点建设项目

  包括农业重点建设项目,工业重点建设项目,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智慧型城市重点建设项目,乡村振兴重点建设项目,开放合作重点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建设项目,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重点建设项目,改善民生重点建设项目。

  政策机制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

  加强对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的组织领导,成立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委员会。重点推进规划编制中的重大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指导、推动、督促中央和辽宁省有关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负责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日常组织协调、技术把关和总体验收等工作。

  完善配套法规体系

  加快出台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研究制定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的配套法规体系,建立完善覆盖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管理全过程的法规体系。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整合分散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由市自然资源局对市域内全民所有的矿藏、水流、森林等各类自然资源统一形式所有权,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的管理。

  “一张图”建设 完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依托统一的数据库标准体系,集成各部门与国土空间相关的现状数据、规划数据、管理数据和经济社会数据,构建基础数据、目标指标、空间坐标、技术规范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体系,建成省、市县上下贯通、部门联动、安全可靠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整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所需的各类空间关联数据,形成坐标一致、边界吻合、上下贯通的一张底图。依托平台,以一张底图为基础,整合叠加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实现各类空间管控要素精准落地,形成覆盖全国、动态更新、权威统-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强化规划实施监督提供法定依据。

解读 unscramble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

  《铁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是对铁岭市域范围内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作出的总体安排和综合部署,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协调性、基础性和约束性,为编制下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和开展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基本依据。

  《铁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现状分析梳理,分析研判铁岭市国土空间优势、保护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严峻挑战和重大机遇;第二部分是强化总体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明确城市的总体定位和规划的目标愿景,第三部分是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各方面的具体安排,提出促进农业布局优化,保障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统筹自然资源,强化生态安全;强化集约集聚,支撑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构建山水人文格局,彰显辽河魅力空间;强化安全韧性,完善综合交通体系,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细化中心城区土地使用和空间布局;第四部分是规划传导与实施保障,提出加强规划传导,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保障规划实施的行动计划与重大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