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以农产品“三品一标”助推“土特产”发展
挖掘“榛”品质+打造“榛”标准

来源: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5日

  市依靠特殊的地理优势和农业资源禀赋,深挖“土”资源、放大“特”优势,围绕“铁岭榛子”做好“土特产”文章,通过讲好榛子故事、打造榛子品质、保障榛子质量、做强榛子产业,推动“铁岭榛子”成为富民大产业。目前,全市榛林面积达113万亩,年产榛子6000万斤,年产值9亿元以上,榛林面积和榛子产量均居全国之首,是行业内知名的榛子集散地。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聚焦特色优质产品铁岭榛子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动成为富民的大产业。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2023年全国十大农产品“三品一标”典型案例,现予以发布推介。

   一、 制定“榛”标准,打造“铁岭榛子”好品质一是实施“科技兴榛”。中国林科院榛子研究中心落户铁岭,通过建立良种繁育基地,进行榛子优良品种选育、改良、扩繁等试验研究,极大提高了榛子产量、提榛子品质。二是抓标准化建设,做大优质基地。制定《地理标志产品铁岭榛子》《平榛生产技术规程》、《野生榛林垦复技术规程》及《铁岭榛子园艺化生产技术流程》标准,全面推广榛子园艺栽培技术,开展以榛子疏株稀植改造为重点的园艺化改造培训,指导广大榛农在榛园内采取疏株、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精细管理措施,实施科学生产、扩大榛子标准化栽培面积。三是加强林间管理。通过科研攻关有效解决榛子病虫害问题,制定地方标准《杀菌剂防止榛子白粉病》,规范管理降低药肥使用量,连续8年对300多个批次的榛子样品及土壤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二、 突出“榛”管理,维护“铁岭榛子”质量安全。一是突出投入品管控。在加大农药、肥料等投入销售管理同时,行政执法队多次深入农资店、农资批发市场、榛子生产基地,开展投入品检查,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二是突出质量追溯。政府出资,利用智慧安鲜溯源平台,为生产示范主体提供产品溯源服务,已向生产示范主体发放溯源标识粘贴130万枚。三是强化质量认证。铁岭榛子生产基地有上百家,其中绿色食品和地理标志授权基地有9家,颁证面积7100亩,产量8102吨,产值超1.7亿元。

  三、挖掘“榛”优势,讲好“铁岭榛子”故事。铁岭地区最早关于榛子的文字记载,距今已有1000多年,榛子也成为铁岭的一个特殊产品和特有品质符号。在独特的气候、地形、土壤、山水条件下,铁岭生长出的榛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外壳坚硬、果仁饱满、富含油脂和蛋白质,吃起来味道醇香、余味绵长。早在2004年“铁岭榛子”就完成了原产地标记注册,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在2020年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从山林野果到区域公用品牌,“铁岭榛子”名声越叫越响。

  四、丰富“榛”产品,做强“铁岭榛子”全产业链。榛子列入该市重点发展的“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实施了政府主导、产业化经营、科技兴榛、名优品牌“四大战略”,“铁岭榛子”品牌价值为60.56亿元。榛子的产业链越拉越长,围绕榛子产品,不仅有榛子树苗、鲜榛子和炒榛子,还衍生出越来越多的新业态,推出了榛子味煎饼,榛子酱、榛仁月饼,榛子酥、榛子奶糕、榛子米果卷等深加工产品。榛子筛选机、榛子风选机、榛子脱皮机、榛子炒锅等系列产品,不仅占据了本地市场,还销售到吉林、黑龙江、河北和内蒙古自治区。开原市、铁岭县还成长起榛子钳子厂、榛子包装盒厂等生产榛子周边产品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