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铁岭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7日
“跑遍辽宁·2024莲花湿地半程马拉松”、第七届辽宁曲艺牡丹奖全省曲艺大赛、调兵山市第二届啤酒节、第二届厨王争霸赛、2024辽宁省青少年射箭锦标赛……随着“2024快乐铁岭嘉年华”活动的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体育赛事、旅游活动正在我市各地精彩登场。这座快乐之城正自信地展开双臂,欢迎四海宾朋。
近年来,我市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开启文化旅游工作新征程。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改革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难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高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培育壮大文旅市场主体,持续加强产业要素……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展现新作为,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中构建新格局,让铁岭文旅“出圈”又“出彩”。
破局而立
把“流量”变“留量”
作为一座“网红城市”,这座“较大城市”有着它的独到之处。很多人未曾到过铁岭,却通过文艺作品、网络平台与铁岭相识。虽然“宇宙的尽头”拥有着自带的“亲近感”,也有着丰富的文旅资源,但一直以来,文旅产业却始终身处困局。没有高品质的文旅消费场景,很多人对“宇宙尽头”的向往也仅仅停留在想法中,“流量”始终只是“流量”。
去年,省委提出,努力将辽宁打造成为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我市结合工作实际确定了建设“快乐文化”多元体验基地的目标任务。锚定打造“快乐文化”多元体验基地目标任务,全市文旅等各战线通力配合,积极实践,打好文旅高质量发展之战,让改革创新的举措撬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铁岭荷花文化旅游节、北方体育舞蹈公开赛、中国铁岭国际徒步大会、市第十届运动会、“宇宙尽头音乐节”、线上超7000万人次观看的“乡村超级碗”、收视率在全国除央视外所有电视节目中排名第一的辽宁首届乡村喜剧晚会、火出圈的边跑边吃“流水席”的铁马……全市文旅战线各支队伍紧扣“快乐文化”多元体验基地建设目标任务要求,围绕“曲艺之乡快乐铁岭”文旅品牌,抢抓文旅火爆出圈的机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缤纷多彩的活动让“快乐文化”得以具象化,让“快乐文化”让这一抽象的概念在铁岭变得可看、可感、可知,也为我市打造“快乐文化”多元体验基地提供了抓手。而我市在政策指引、品牌活动打造等方面所作出诸多探索和实践,正是将“流量”转化为“留量”的“密码”。
激活文旅资源
带动文旅产业发展
山河为卷,改革为笔。在寻找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解题”之法中,一系列文旅融合“破题出圈”的典型做法,让“诗与远方”的新画卷徐徐展开。
夏日,走进位于铁岭县蔡牛镇的大青渔乐垂钓中心,壮阔的光伏板、彩色的露营地,秀丽美景尽收眼底。短短几年时间,原本平凡的大青湖已变成集农业观光、休闲露营、亲子度假、教育研学为一体的大青水库渔光互补三产融合示范项目。许多游客徜徉其间,赏景休闲,拍照打卡留念。在开原市松山镇的象牙山风景区,曾经“冷门”过的象牙山通过提档升级后也处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景区持续创新,在原有的三大板块,新、老影视基地、象牙山温泉山庄基础上提档升级,打造了全新旅游产品,已成为集住宿、餐饮、温泉、影视文化、乡村文化于一体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达40万人次。
我市探索文商体旅融合发展的路径,不断地打造场景,丰富内容,提升服务品质。在打造场景上下功夫,将象牙山、蒸汽机车博物馆、莲花湖湿地等A级景区在现有的基础上提档升级。在文化产品供给上下功夫,提升游览的参与度、互动度、体验度,让游客从走马观花式的浏览观光,变成真正参与进来,真正地感受到铁岭的快乐文化。在丰富活动内容上下功夫,举办各种节会比赛,实现跟着节会去旅游,跟着赛事去旅游的目标。
如今的铁岭,处处是景、时时可游。文旅的赋能之下,铁岭的吸引力与日俱增,今年“五一”期间,“沈阳-铁岭线路”登顶省内短途游最热门路线;全市今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863.73万人次,同比增长26.42%,实现旅游收入51.17亿元,同比增长16.16%。
从仅有知名度的旅游“向往地”到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铁岭文旅的蜕变路上,每一个脚印都清晰可见。沿着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今日的铁岭,正以全新的姿态、崭新的面貌,热情洋溢地奔赴文旅融合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