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市靠山镇:推进生态环境治理 筑牢乡村宜居根基

来源:开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8日

  靠山镇聚焦生态环境治理痛点难点,以科技赋能、分类施策、优化布局为抓手,打出环境治理“组合拳”,持续改善镇域生态环境,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在强化流域监管方面,靠山镇针对柴河流经11个村的治理难题,引入科技手段构建立体化监管网络。在重点河道、关键地段安装118个高清摄像头,实现各村监控数据网络互联互通,同步设立镇一级信息指挥中心,统筹负责问题查看、指挥调度与处置落实,确保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响应处理。同时,水利和环保部门运用无人机开展定期巡查,有效覆盖复杂地形与人员难以到达区域,既能在汛期及时排查河道堤防安全隐患,又能在平日动态监测流域生态环境。通过镇村两级日常巡查与科技手段协同发力,大幅提升环境治理效率,有效遏制各类污染行为,守护柴河流域生态底色。

  在激发群众参与活力上,靠山镇结合实际优化垃圾费收取与积分激励机制。制定差异化垃圾费收费方案,对长期居住的村民按常住人口数量及垃圾产生量收费,对逢年过节返乡或实现“垃圾不出院”的村民适当减免费用,每年全镇收取垃圾费近15万元,专项用于村保洁员薪酬开支与环境卫生清理,保障治理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做实积分兑换工作,以正向激励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主动性,推动村民从环境治理“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在提升垃圾清运效能方面,靠山镇通过优化设施布局与流程再造,完善垃圾处理体系。新增垃圾桶600个、清运车2辆、装运铲车1辆,取消黄屯村一处垃圾储运点,对原有垃圾中转站重新选址改造,显著提升新站功能布局与处理能力。全面推行村民出户垃圾袋装化,方便保洁员清理转运;推动部分小型村实现村内垃圾自行处理,进一步提高处置效率。配合铁岭发电厂定期清运垃圾,持续完善“户送-屯集-村运-镇储”处理链条,构建垃圾储运闭环管理模式,实现垃圾日产日清,镇域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