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第八中学2024年教学工作计划

来源:铁岭市教育局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5日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2024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暨教育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战部署会议的部署,规范办学,强化师资,着力推动我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1.落实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严格执行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和《关于对在职教师“乱补课、乱发行、乱收费”及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理办法》(铁市教发(2018)2号)的有关规定,建设具有高尚师德、质朴师风、精湛业务能力的教师队伍。

  2.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

  3.巩固“双减”成果,完善课程建设,打造高效课堂。

  4.继续推进备、教、学、评一体化。

  三、重点内容

  (一)以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廉洁、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远离违规补课等有违师德行为。培养树立有教育情怀、积极勤奋、传播正能量的优秀教师典型。

  2.促进教师专业提升,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

  (1)积极组织实施以新理论、新课程、新课标、新技术并重的教师培训工作。鼓励和推动教师继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立足校本培训,结合外出学习交流,专家培训等,不断为教师专业提升引入入源头活水。

  (2)组织旨在深入理解贯彻新课程标准、新中考命题要求,提升教学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活动。

  (3)促进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常态化。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评价中,注重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关注与评价。

  (4)把集备和教研落到实处,重视对“双新”的理解研究,重视校本教研,真正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保障和促进作用。

  (5)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一方面重视老教师帮教引领,另一方面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给他们更多地学习、锻炼、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更快的脱颖而出,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合格教师。

  (6)实施名师培养工程。依托优势学科,遴选政治、业务素质好、年富力强、富有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

  (7)增强教育科研意识,创新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做好各个级别课题的申报、开题及研究的指导管理,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提倡教师个人课题的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二)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完善课程建设。

  1.完善课程结构,根据我校学生的基础与差异,进行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的尝试。

  2.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1)保证每周3节体育课以及2节体育活动课,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刚性目标的实施。

  (2)以《铁岭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考试方案》(试行)为导向,引导学生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及校内外竞赛活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科学指导好大课间活动,提高大课间活动质量。

  3.以《铁岭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音乐美术科目考试方案》(试行)为指导,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上好音美课,组织好艺术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切实做好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4.按照《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学生和学校实际,选择好学习任务群,构建以实践为主线的课程结构,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5.构建和完善学生学习效果的跟踪和评价机制,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发展素质教育、转变育人方式的重要制度。

  (三)以“五项管理”为具体抓手,巩固“双减”工作成果。

  1.严格执行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控书面作业总量,每天平均不超过90分钟。加强作业管理,实行学科、班级、年部三级管理体系。

  2.提倡设计差异化作业,积极探索作业设计新方式方法,逐步形成学科的特色作业模式。

  3.坚持自愿和普惠的原则,开展好课后服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增加德育、体育、美育、劳动等服务项目。

  4.细化管理措施,疏堵结合,实现学生在校期间对手机的有效管控。

  5.帮助学生制定睡眠计划,形成家校合力,保证学生睡眠时间。

  6.建立课外读物进校园遴选审核制度,严禁问题读物进校园。

  7.严格按规定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

  (四)推进备、教、学、评一体化,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样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以教研备课组为单位,认真学习领悟,精准把握课标、加强对新中考命题政策的研究。

  2.坚持有效备课,备教、备作业。

  3.倡导以大单元、任务群为基础,努力创建开放、灵动、参与性强的课堂。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探索核心素养背景下,富有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

  4.引导学生从“浅表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

  5.将评价嵌于教学过程之中,针对课程改革对教学评价的新要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评价质量,强化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的一致性。

  6加强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规范课堂课件的使用。

  铁岭市第八中学

  202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