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兴则城市活,IP强则品牌响。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胜之年,铁岭以“文旅兴市”为战略支点,将“快乐经济”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新动能。从荷花节的“国风出圈”到体育赛事文体旅的深度融合,从400场促销活动的火爆全网到8大直播基地的流量赋能,铁岭正以“快乐IP”为密码,解锁文旅产业的“长红”之道。
“破圈”实践
从活动IP到产业融合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铁岭深谙,文旅产业绝非简单的“流量游戏”,而是一场需要文化底蕴与创新思维共振的“持久战”。立足省委“打造东北文旅新高地”的部署,铁岭以“快乐老家”为品牌定位,将文旅发展置于全域振兴的宏大叙事中谋划,坚持“文化为魂、产业为体、科技为翼”,用一场场活动、一组组数据、一个个项目,书写着从“网红”到“长红”的升级答卷。
2025年上半年,铁岭文旅产业积极作为,呈现蓬勃态势。
“徒步辽宁”2025全省市民游客快乐行热力开场,银州区街BA篮球赛点燃全民运动热情,铁岭县首届公路自行车赛燃起“速度与激情”,2025第十届中国·北方体育舞蹈公开赛舞动全城,第十三届铁岭荷花文化旅游节以“国风+科技”的创新姿态出圈……
铁岭以一场场“破圈”活动为载体,将“快乐铁岭”的IP烙印推向全国。这是铁岭以“自信”为内核,对省委“振兴新突破”部署的精准回应,更是铁岭面向“文旅兴市”的系统性攻坚。
竞逐之下,爆红者众,而“流量变现”是普遍难题。如何避免“昙花一现”,将流量转化为可持续的城市竞争力,让“网红铁岭”变成“长红铁岭”?铁岭的选择是“以内容沉淀IP,以体验固化口碑”,让文化底蕴成为基础,让城市特质成为底色。
第十三届铁岭荷花文化旅游节上,全息莲花步道与“荷香”文旅市集创新结合,让荷花节从传统赏花活动蜕变为沉浸式国风盛宴。游客穿行其间,既能感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诗意,又能体验拍照打卡、非遗手作等互动乐趣。
依托《乡村爱情》这一经典IP,象牙山风景区正在重新定义农文旅融合的边界。游客们不仅可以参观熟悉的影视场景,更能参与农事体验、品尝地道农家宴。这种“影视+农业+旅游”的深度结合,让原本单一的观光游转变为可参与、可消费的复合型体验,带动了周边农产品的热销和民宿经济的蓬勃发展。
中国·北方体育舞蹈公开赛?精心嵌入“银州区两日游”精品路线,莲花湿地生态游、银冈书院文化游、东北民俗体验、铁岭大戏院二人转专场快乐游环环相扣,让选手在竞技之余深度触摸城市文化肌理。
铁岭县首届公路自行车赛将竞技体育与生态文旅深度融合,赛道串联如意湖、莲花湖湿地景观带,配套的“铁岭有礼”文化展区通过赛事包,让地方特产及“榛榛”“莲莲”IP形象走向全国。
银州区第四届街BA篮球赛构建文体旅融合新范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出篮球主题葫芦雕刻,老字号丁记火勺开发赛事限定餐饮,金城岳海国际酒店打造篮球主题客房;同步推出龙首山“篮球+登山”线、银冈书院篮球研学、步行街投篮打卡点,形成全域联动的沉浸式体验网络。
铁岭用实践证明,文体旅融合是流量转化的最优解。
协同发力
夯实“长红根基”
文体旅融合中,铁岭统筹资源共享、相互赋能、协同发展,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同向发力、协同生效。今年5月发布的《铁岭市支持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5-2027)(征求意见稿)》强调“文旅兴市”战略,以品牌创建、服务优化及区域联动等为抓手。
政策落地的力度肉眼可见。上半年,全市举办“文旅+”系列活动60余场,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综合收入有力提升,其中“徒步辽宁”快乐行活动有效带动沿线餐饮消费增长;银州区街BA篮球赛构建起“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消费矩阵。更关键的是,以“快乐铁岭”品牌为核心,铁岭整合8大直播基地资源,培育本土网红,通过400余场促销活动实现“线上引流—线下体验”闭环,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市场动能,激活“二次传播”,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全民参与”的生态。
铁岭的快乐,是黑土地的馈赠,更是振兴路上的底气。
2025年上半年,铁岭以“破壁攻坚”的魄力,打破城市能级局限,实现“小城也有大流量”的文旅突破。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站在决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关键节点,铁岭正以“快乐IP”为笔,以“融合”为墨,在辽北大地上绘就一幅“近者悦、远者来”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