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政务访谈》。近年来,全国上下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习近平总书记“9.28重要讲话”第一项就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有关工作,本期节目我们很有幸的请到了铁岭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副局长杨开宇为大家讲解营商环境建设有关情况。您好!杨局长。
杨开宇:您好,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杨局长,2022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其中明确要求:“要稳住市场主体,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最近一段时间,为了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走出困境,解决它们的燃眉之急,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纾困帮扶的政策措施。我市有什么举措?
答: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到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我市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负担、激发发展活力,确保经济平稳运行。主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帮扶力度的政策措施》《关于辽宁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若干措施》《关于辽宁省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举措》《关于辽宁省减轻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负担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等系列文件。
主持人:这几份文件可以说涵盖很广,即照顾到了工业企业,也照顾到了服务业企业以及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能具体说说都有什么措施吗?
杨开宇:措施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减轻税费负担。一是扩大地方“六税两费”减免政策适用范围,2022年对在50%税额幅度内减征“六税两费”的适用主体,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扩展至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二是减免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对承租国有房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除2022年3个月租金,转租、分租国有房屋的,要确保免租惠及最终承租人。三是加强涉企领域收费监管。强化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库的约束,依法查处不执行政府定价指导价、价格串通、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
(二)加大融资支持力度。一是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积极推动银行拓展“首贷户”,引导信贷资金更多流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促进融资增量、扩面、降价。二是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分担机制,支持资产评估机构开展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提升质押融资评估服务能力。三是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个体工商户可申请最长不超过3年、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四是促进银企有效对接。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用贷款投放额度,建立市场监管局与银行机构关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共享推送通道,为银行机构提供精准信息服务。
(三)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一是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再造,规范政务服务事项标准。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优化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功能,实现一般性企业开办多个事项一日内办结。二是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聚焦“我要开超市”“我要开饭店”“我要开网店”等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实现“统一标准、统一入口、统一管理”。三是支持企业重塑信用。优化企业信用修复,对企业出现失信行为并按规定申请信用修复的,自接到申请之日起6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和复审,依法依规重塑企业信用。
(四)支持稳岗扩岗。一是落实稳岗就业政策。按照国家部署,继续执行总费率1%的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及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经济组织,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二是优化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按规定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企业、就业服务机构、创业孵化机构为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就业服务。三是提升高校毕业生岗位适配能力。以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扩大实施免费专业转换及技能提升培训,增强高校毕业生对产业发展、岗位需求和基层就业的适配能力。四是加大人岗对接服务力度。定期组织实施线上线下公益招聘活动,及时提供供需对接、职业指导服务。五是强化人才激励。深入落实“兴辽英才计划”若干政策措施,企业为人才缴纳的“五险一金”等和高新技术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等支出,按相应规定在税前扣除
(五)维护合法权益。一是保障中小企业款项及时支付。加强大型企业应付账款管理,加大联合惩戒力度,继续开展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二是严厉打击侵害中小微企业的违法犯罪行为。针对侵害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有针对性的开展常态化打击查处,积极为企业追赃挽损。
主持人:这些政策的出台落实想必会给企业带来充足的信心和动力,那么我们如何保障这些政策的落实呢?
杨开宇:我们一是畅通政策供给沟通渠道。我们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增设企业复工复产专线。围绕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及时精准高效解决企业生产运行、项目审批、交通运输、防疫物资等诉求问题,有力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为企业群众提供全天候话务服务。二是全力做好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改革。探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改革是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的一项任务。我们通过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理清了工作思路,目前已组织市人社等部门和西丰县等地区梳理了“免申即享”的政策清单,已经梳理出首批上线符合条件政策17条(不包括税务部门),同时,会同市人民银行推进将征信记录调整纳入免审即享。
主持人:在帮扶企业方面,过去我们做了很多工作,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我们还有哪些举措?
杨开宇:充分发挥项目管家、驻企联络员等企业包保作用。梳理已发布和即将发布的惠企政策措施清单,制定惠企助企“政策包”,“点对点”精准推送企业,加大对财税、金融、社保等方面的政策指导服务,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复工复产各项扶持政策,帮助复工企业解决用工、原材料供应、流动资金、物流运输、市场销售、防控物资保障等问题,引导企业增强信心、稳定预期、促进发展。同时,我们建立了复工复产项目服务绿色通道。切实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供“一站式”办理、上门办理、自助办理等服务;推行“线上办”“不见面审批”,实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最大政务服务便利。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梳理各项惠企政策,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确保有效传导至市场主体,及时回应社会诉求和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