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图县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为抓手,重点聚焦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等风险,聚焦监测对象动态管理、分类帮扶和精准施策,用科学的管理方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一、在监测上突出“五个完善”
1.完善“两项”机制。制定了《昌图县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和《昌图县防止规模性返贫应急预案》,健全完善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和返贫致贫救助机制,在政策保障方面不断“扩面提质”,进一步织密织牢政策保障网。
2.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强基层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网格员等为主体的防止返贫监测网格排查队伍建设。截至目前,全县33个镇、2个农垦集团设立网格长477人、网格员4673人,实现防返贫监测网格化管理。
3.完善“三种”监测方式。坚持“日常监测、重点监测、专项监测”相结合,针对已脱贫户,采取“专项监测”方式,利用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部门预警信息和村干部走访排查,从家庭成员结构、生产生活条件、家庭收入、健康状况等方面情况进行多元化实时监测。对指数负增长的家庭列入“监测对象动态管理台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针对监测户,采取“重点监测”的方式,按照“一对一”实时监测的要求,由帮扶责任人定期走村入户了解情况,及时更新监测户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对可能存在的返贫致贫人员,启动救助机制。针对一般农户,采取“日常监测”的方式,通过网格员、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日常走访排查。对发现因病、因灾、因突发事件导致“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方面存在致贫风险的,及时按照程序纳入监测户开展帮扶。同时,由副县级包镇领导对各镇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县乡村振兴局对各镇排查情况进行抽查,确保台账清晰、排查到位。
4.完善返贫致贫筛查预警和隐患分析。依托各行业部门系统数据,进一步建立健全部门联动的返贫致贫风险常态化筛查预警,截至目前,共接到各部门推送的防返贫预警信息4277条,目前已受理办结4060条,办理结果已录入系统2599条。要求各镇重点从农产品价格、自然灾害、就业情况、项目收益等方面分析研判规模性返贫风险隐患,每季度在县级乡村振兴考核会议上由县乡村振兴局汇报全县分析研判规模性返贫情况。
5.完善信息动态管理。持续开展常态化系统基础信息维护、数据清洗及人口自然变更工作,严把数据质量,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为防返贫监测数据分析打下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建档立卡人口14033户、27796人,其中脱贫户13108户、25798人,监测对象925户、1998人。
二、在帮扶上突出“四种模式”
针对不同返贫致贫原因,分级分类管理,综合利用行业帮扶政策、社会兜底保障政策,采取“一户一策”方式,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一是产业帮扶模式。对于有产业发展意愿和条件的,通过送项目、送技术,提供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动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构建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其发展生产。二是就业帮扶模式。对于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需求的,通过帮助推介合适的就业岗位或开发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岗位,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千方百计帮助其就业。三是兜底保障模式。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进一步强化低保、医疗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确保应保尽保。四是救助保险模式。通过代缴基本医疗和种植业保险等,有效保障人身和财产不受损失。特别在2022年水灾发生后,救助保险模式发挥了很大作用。对内生动力不足的,持续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决不“一兜了之”“一保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