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农场的大米口感不差,价格也实在,可就是名气打不开,销量一直上不去,希望能在品牌建设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8月18日,在市市场监管局举办的“政企面对面服务零距离”恳谈会现场,铁岭县明曦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代明曦攥着手里的“连心卡”,向在场的部门负责人敞开心扉。当天,这场专为大米生产经营领域“量身定制”的恳谈会,汇聚了企业代表、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及邮储银行相关负责人。
“从2023年至今,‘政企恳谈会’已走到第三个年头,今天是本年度的第六期,就盼着听大家掏心窝子的话。”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窦丽华的开场白直抵人心。她指着代表们面前的资料袋介绍:“里面的连心卡上有联系方式,可以随时找我们对接,风险清单帮大家规避风险,还有信贷产品材料——咱们今天不光听问题,更要带着办法来。”话音刚落,不少代表已经拿出笔在材料上圈划。
会上,市个体私营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张丽娜先对《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重点措施清单》里的24条举措做了“拆解”。随后,邮储银行产品经理闫佳带来的“千亿送贷”信贷产品,更是让不少愁于资金周转的企业眼前一亮。“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我们有专项低息贷款,最快三天就能放款”的介绍,让凯龙米业负责人窦凯忍不住和邻座的企业主小声交流起来。
进入座谈环节,“品牌”“标准”“销路”成了高频词。除了知名度难题,还有企业反映“职业打假人”等问题,市市场监管局消费维权与执法稽查科负责人当场回应:“可以申请加入ODR企业,在线解决消费纠纷。”
针对大家最关心的品牌建设,窦丽华在总结时提了建议:“要把‘铁岭大米’的地理标志当‘金招牌’护着——一方面企业可以申请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另一方面企业要抱团发展,市农副产品协会将建群给大家提供信息交流平台。”
“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的,没想到市市场监管局不仅给我们解决了问题,还为我们同行之间成功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散会后,辽宁佳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波拿着记满的笔记本笑了,“刚才已经加了市农副产品协会的群,还和旁边两家农场约好下次去他们加工车间看看,这趟来得值!”
据了解,此次恳谈会的10个企业诉求中,4个已现场解决,剩余6个问题由市市场监管局协调相关部门推动解决。接下来,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以“政企恳谈会”为纽带,把24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举措落到实处,既为企业“解近忧”,更帮产业“谋长远”,让“铁岭大米”的香气飘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