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铁岭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5日
王金梁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铁岭市现代农业及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铁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力推动“三链同构”“三产融合”,农产品加工业体系逐步完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所做工作
(一)规划引领谋定位。我市认真贯彻落实《铁岭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铁岭市农产品加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印发了《铁岭市食品工业大市发展规划(2023-2027年)》《铁岭市粮油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和《铁岭市畜禽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指导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二)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依托现有工业园区,重点建设7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140余户,带动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员约1.65万人,带动农户约10.5万户。其中,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和西丰县是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分别获得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2000万元,2024年集聚区主营业务总收入200亿元。
(三)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91户,净增长12户,营业收入235.56亿元。新认定市级龙头企业14户,目前,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2户,其中国家级4户、省级33户、市级45户。
(四)推进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制定印发了《铁岭市2024年农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明确全年农业招商引资任务,向各县(市)区推介全国500强农业龙头企业和头部企业。2024年,新建和续建投资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61个,2024年计划投资21.59亿元,完成投资14.78亿元。
(五)积极争取产业融合项目资金。围绕优势特色农业资源,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组织实施粳稻、大豆、小粒花生和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支持九三、川顺食品等企业发展;推进腰堡镇、中固镇、八面城镇等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支持牧原肉食品、亚辉牧业、禾丰食品等企业发展。
虽然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正如您在建议中指出的我市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积极推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二、下步开展的重点工作
(一)优化产业结构建设原料基地。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引导农产品原料生产逐步向专业化、基地化方向发展,大力推进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设施果蔬、畜禽良种繁育基地、扩繁场、现代化养殖场,建设成为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基地、结构调整的带动基地和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夯实农产品加工业“一产”基础,满足农产品加工业对优质原料的需求。
(二)积极创建现代农业加工基地。指导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西丰县对标现代农业“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创建任务,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将其打造成为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坚持“筑巢引凤”原则,不断完善农产品加工园区基础设施,加快铁、开、昌、西4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调兵山市、清河区要明确农产品加工园区四至边界,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
(三)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级培育,鼓励引导农事企业进行龙头企业认定。组织实施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项目,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围绕补链、延链、强链,发展农产品仓储保鲜、筛选分级、清洗烘干、包装贴牌等产地初加工。围绕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三篇大文章,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业产业链增值能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四)着力推进农业招商引资。要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重点项目为抓手突出产业链精准招商,围绕补链、强链、延链、建链,以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和功能性食品为方向,积极开展农业项目招商,力争引进更多的大企业和大项目落地投资,积极推进项目建设,推动在谈项目尽快签约、签约项目尽早落地、落地项目抓紧建设、在建项目达产达效,加快形成产业上下游互补的产业格局。
(五)加大金融支农投入力度。要加大市、县财政向农业倾斜力度,确保财政投入与农业产业发展目标任务相适应。要强化支农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要开拓投融资渠道,健全农业产业投入保障机制。要用好生产者补贴、托管服务等专项资金,使其发挥最大效能。同时,要建立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担保贴息、民办公助、风险补偿等政策,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鼓励各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农业供应链融资产品,满足供应链上下游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融资需求。
(六)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步伐,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组织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对接,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全国农产品高新技术博览会,争取省科技厅的“揭榜挂帅”项目、“带土移植”项目和引导农事企业建立产业技术联盟,争取资金的政策支持,全面提升我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现代化企业管理水平。
(七)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加强与中科院沈阳生态所、省农科院、沈阳农大等科研单位的合作,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高层次人才,大力吸引省级农业专家和农业科技企业到本市建设长期稳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及实验站点,开展良种联合攻关。大力宣传乡村就业创业相关政策,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头雁”培育、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等一批项目,提升青年创业能力。要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加大就业重点群体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力度。
(八)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抓好农业品牌创建工程,推进铁岭农产品品牌体系创建工作,培育形成一批在省内、国内乃至国际有较高知名度和良好声誉的铁岭农产品品牌。在特色农产品公用品牌培育方面,积极引入质量、创新、诚信、文化、人才、营销理念,健全完善“政府公共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生产基地”的品牌培育机制。以原产地保护、地理标志保护等为主要手段,发展壮大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一批企业自主品牌,并逐步在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休闲农业、农村电商中推广商标品牌应用。
(九)努力拓展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推进铁岭特色农产品品牌数字化、在线化、动态化管理新模式,依托市直国有企业,整合我市农产品资源,推进多种业务结合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创新特色农产品品牌营销方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直销配送、农超(社)对接等新型营销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生产、经营、消费无缝连接。加强电商人才培训,为铁岭农产品网上销售提供有力支撑。鼓励天猫、京东、淘宝、拼多多、顺丰大当家、短视频等电商平台全渠道布局铁岭特色农产品旗舰店,线上线下多重融合,共创铁岭特色农产品公用品牌。
感谢您对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将精准发力,紧密结合乡村振兴工作,扎实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推动我市农业振兴发展。
联系人:许志雪
联系电话:13464081551
铁岭市人民政府
2025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