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人大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431362号建议的答复:关于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建议

来源:铁岭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5日

邓立康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调兵山市是一座因煤而建、依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是辽宁省最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作为基础能源供应地,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随之而来的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经济衰退等压力。尽管面临诸多困难,调兵山市从顶层设计到基层探索,各方齐力一步步破解难题,绿色转型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政策框架逐步完善、工作合力不断增强,扎实推进优化经济结构、治理生态环境、保障改善民生等重点任务,转型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关于“以产业转型为主线,培育绿色转型发展新业态”方面

(一)发展主导产业的延伸产业链。牢固树立以项目新突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导向,围绕优势产业、头部企业持续发力。一是结合原有制造业产业基础,做好汽车零部件、智能仪表、装备制造等企业招引,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度,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围绕固废综合利用各环节延链补链强链,谋划建设一批区域性支撑项目,提高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水平,推进煤矸石、粉煤灰等固废在工程建设、有价组分提取等领域应用。三是充分发挥化工园区载体优势,锚定新能源、化工材料、生物医药三大主攻方向,积极主动承接省内外优质化工企业转移,抢抓发展机遇,强化项目支撑,加快推进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

(二)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推进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截至2024年底,全市新能源装机164.76MW,其中,风电总装机容量159.5 MW、光伏装机5.26MW。下一步将加快推进辽宁华电调兵山450MW风电制氢耦合10万吨/年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开工建设,力争成为辽宁省首个绿电制氢耦合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贯通绿氢制、储、输、用产业链。同时,围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试点、分布式光伏等清洁能源政策,谋划推进一批绿色低碳项目。

(三)推进企业绿色发展。调兵山市现有国家级绿色工厂1户(国投生物);省级绿色工厂1户(威跃机械);市级绿色园区1家(调兵山经济开发区),为铁岭市唯一一家;市级绿色工厂9户(通用重型、尚威医疗、麦琪化工、大辽机械、鑫丰矿业、汽众润滑油、凯斯特电缆、恒业气体、翊安非金属),为铁岭市(共17户)认定最多。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完成市级绿色工厂认定9户(通用重型等)和完成市级绿色园区认定1家(调兵山经济开发区),进行省级绿色工厂和省级绿色园区申报,争取获得认定,为调兵山市工业可持续、绿色发展增添助力。

二、关于“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构筑绿色转型发展新引擎”方面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创新主体建设,壮大科技型企业梯队。一是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育苗行动”,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库。二是实施“雏鹰-瞪羚”专项培育计划,对烯旺博恩生物等有潜力申报企业开展“成长画像”,针对性查缺补漏。三是培育恒业气体、沅泰化工等企业,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四是构建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培育企业申报企业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

(二)推进产学研合作。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不断促进麦琪与清华大学之间的重点研发项目合作,推进恒业气体与中科院过程所的联系,并积极引入沈阳工业大学、中科院过程所等科研机构与调兵山市的恒业气体、麦琪化工、翊安非金属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开发项目、互相交流人才等方式,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提升企业的技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发展,为调兵山市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注入新的活力。

(三)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一是落实对最新工业政策的解读和宣讲工作,确保政策落地,周期性调研并建立重点企业名录,对符合条件企业在关键申报环节积极扶持,让企业形成“研发投入→政策激励→持续投入”的正向循环。二是联合税务等部门开展政策培训,通过宣讲会、案例解析等形式解读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企认定等政策。

三、关于“以生态修复为依托,走出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子”方面

(一)盘活开发区内闲置地块。始终贯彻“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战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重点围绕闲置项目开展靶向招商;及时将闲置项目信息通知到各重点招商引资单位及专业招商小组,广泛收集有价值项目线索;通过新媒体进行宣传引流,推广调兵山市闲置地块信息。目前已盘活企业3家,盘活闲置土地61亩,盘活闲置厂房7251平方米。

(二)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一是调兵山市以蒸汽机车专列旅游线路为核心载体,整合沿线工业文化、辽金历史、生态农业等资源,持续推进“蒸汽机车主题体验园” 及影视拍摄与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丰富新建项目业态,优化产品供给。二是实施“四季文旅”行动计划,以调兵山景区为核心引擎,构建30公里环城生态绿道网络体系。东起蒸汽机车博物馆,西接兀术城,南连竹溪源温泉康养基地、金湖休闲度假区,北通大冮村、沙后所村红色文化及团结村鲜族文化旅游线路,城中有被称为“城市会客厅”的新湖公园。在生态观光、乡村文旅深化层面,紧抓文旅消费复苏窗口期,依托城市地标,串珠成链,释放调兵山城市引力。

(三)推行企业(项目)退出机制。为进一步优化化工园区营商环境,坚持调兵山市化工园区高质量、高水平、绿色安全发展路线,引导化工园区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制定了《调兵山市化工园区企业退出管理制度》。调兵山市经济开发区对入驻化工园区的企业及项目将进行全方位跟踪监管,严格管控入园项目安全风险,切实加强入园项目的开发、建设和管理,确保入园企业(项目)达到安全、环保等相关要求,符合园区产业发展定位,不断提升入园企业投资项目质量,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四、关于“以夯实服务为支撑,做强绿色转型发展新保障”方面

(一)提升对外交通运输能力。结合调兵山市交通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五”道路建设规划。普通公路新改建项目4项(含“十四五”跨“十五五”项目),包括国道G505开奈线大冮屯至老虎头维修改造工程、S103新梨线项荒地至北工业园区东环绕城新建工程、省道S106沈环线市区至腰堡维修改造工程、S103新梨线至XC01孤懿线升级改造工程。同时,农村公路维修改造工程规划78公里,化工园区道路规划新建5.7公里。下一步将继续完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根据城市交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完善规划,提高城市路网通达性。

(二)完善化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积极为项目落地提供保障,为园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调兵山市将进一步完善化工园区路网、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一是化工园区道路工程,设计新建5条道路,道路总长2642米,总面积4.83万平方米(含人行道)。二是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工程,新建1座污水处理厂以及进、出污水管道1810米。三是雨水、中水、防护绿地工程,新建雨水管道6659米,中水管道1254米,防护绿地2.1万平方米。四是应急事故池、雨水收集池工程,新建应急事故池1座、雨水收集池3座。所有工程预计12月底前全面完工。

感谢您对铁岭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市各项工作给予关注,献良言出好策,共同为铁岭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联系人:吴琼

联系电话:15241073823

铁岭市人民政府

                         2025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