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841060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的建议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7日

铁市农函﹝2020﹞28号

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841060号建议的答复

刘璇代表:

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农业农村局依托全市农业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支持经营主体标准化生产,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一)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我市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业资源,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使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和辐射带动能力突出的农业企业迅速成长、不断壮大。2019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3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4家;农民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35个、省级示范社181个、市级示范社328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5家,实现销售收入178亿元。

(二)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以“两品一标”为抓手,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支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申请认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持续抓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防控工作,确保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全市有机农产品认证7个,绿色农产品认证40个,铁岭大米、铁岭榛子、西丰梅花鹿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8个。

(三)提升品牌效应,拓宽销售渠道。我局积极推进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农产品品牌体系创建。培育形成一批在省内、国内乃至国际有较高知名度和良好声誉的铁岭农产品品牌。同时组织全市农产品企业、合作社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淮味千年.香约南京”品牌推介会、辽宁国际农业博览会等省内外各类农博会农产品展销会。文选葡萄、上京榛子、绿荷大米等各具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亮相各大展销会,以展代销、以展促销,扩大了我市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三产融合进程进一步加快。全市共建有各类农产品电商平台9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2家,从事地方特色和品牌农产品上行销售的网络和微商近5000家,有100多家农事企业产品进入淘宝、京东等网站销售。

二、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您提出的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切中我市推进农业三产融合发展的关键,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结合您的建议与市商务局等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共同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

(一)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提升经营主体生产、加工、销售能力

(二)加快建设农产品电商平台。每个县(市)区至少建立一个综合性农产品电商平台,主要负责本地区农产品的网上推广和销售。同时,积极支持各县(市)区与京东、淘宝、拼多多、快手、抖音等合作,将铁岭大米、榛子等品牌农产品推广出去。 

(三)加快县域电商物流体系建设。整合县域商贸物流快递资源,开展共同配送,提升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支持仓储物流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合理设置区域物流中心,发展智慧物流。支持冷链配送及仓储建设,实现仓、干、配一体化的“全程冷链运输”。完善鲜活农产品包装、保鲜等冷链物流技术规范,努力破除限制鲜活农产品网上销售的物流瓶颈。 

(四)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利用展会,为企业展示产品品牌提供支持和便利。组织我市赢德肉禽、顺顺食品、大成牧业等企业,主要展出我市的大米、榛子、梅花鹿、阀门、橡胶制品等在展会上展出,宣传我市产品品牌。并利用展会期间企业和客商集中的有利时机,组织各县(市)区及企业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利用我市开展的特色农产品展、农机展、莲花湖旅游节、大甸子羊汤节、农民丰收节及各县市区举办的节会展出我市特色产品,提高产品品牌效应,扩大产品知名度。

(五)围绕农产品深加工抓招商。引进上下游企业,延长产业链,依托粮油、畜牧两大主导产业和榛子、花生、梅花鹿等特色产业,着力引进绿色、有机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着力引进大米、玉米、杂粮等粮食加工,大豆、花生等油品加工,榛子、山野菜、食用菌等食品加工,果蔬加工,猪、牛、鸡等肉类加工,梅花鹿、中草药材等医药保健食品加工项目。围绕京津冀(北京)、河南省(郑州、南阳)、山东省(烟台、聊城)等重点区域对接中农批冷链物流有限公司、首农食品集团、中粮集团、新希望集团、牧原集团、好想你食品集团、双汇实业集团、鲁花集团、东阿阿胶集团等央企、民企500强涉农企业和农业产业化企业500强。收集梳理重点央企、民企食品深加工100强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100强情况,建立涉农招商信息手册,为各县(市)区和市直相关部门招商提供相关信息支持。 

(六)加快农村人才队伍培养。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农村青年电商、农村实用人才、龙头企业管理人才培训、科技特派团和农民技术员培养6大工程。加快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和农村电商人才。2020年,全市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00人。开展好与省农业科学院的对接合作。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充分利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在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优势,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发展;重点推进设施蔬菜、特色林果、优质稻米、健康种养、农牧融合等5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全力推进与省农科院科技合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感谢您对我市农业产业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市农业农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农业农村工作部署,精准发力,紧密结合乡村振兴工作,扎实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决扛起农业产业兴旺主体责任,推动我市农业振兴发展。

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