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30日
A类 同意公开
铁自然资函〔2021〕51号
对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851082号建议的答复
牛丽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迅速采取果断措施提振铁岭榛子产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全市机构改革后,市自然资源局(林业和草原局)是我市负责榛子产业种植的行政管理部门。2010年以来,我市榛子产业的发展和其他产业发展一样,经历了高速发展、市场调整和资源整合阶段。目前处于市场调整和资源整合阶段,普遍出现了因人工一缺二贵、榛子价格低,导致从业人员信心不足情况,陷入了榛子产业发展以来的历史低点。但我局和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应对,相信一到两年内能彻底扭转当前我市榛子产业发展的颓势,让我市榛子产业在十四五期间,在促进广大榛农增产增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和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关于您提出的“规划建设绿色有机平榛产业示范基地”等涉及种植管理方面的建议
“规划建设绿色有机平榛产业示范基地”,是我局统筹提高全市榛果质量、产量的整体方案中的重要环节。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我们依托市榛子产业协会从2014年起,在广大榛农、合作社中启动了“规范用药自律工程”“铁岭野生榛子园艺化技术推广大讲堂”活动。7年来共培训榛农技术骨干5000余人。可以说,经过8年来的培训推广,我市榛农已和农民种植玉米一样,掌握了榛子的种植管理办法,但需要根据气候、地理和榛子生长特性,不断提高。同时,从2019年开始,我们在广大榛农中着重推广当前榛子优质高产的核心技术--榛材的疏株、稀植改造(对榛材进行疏株、稀植改造的好处:一是增加榛林内的通风、透光,增强榛材“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在不断减少药、肥使用量和次数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投入;二是方便榛农生产管理,三是为今后机械化管理创造条件。)。目前,全市已有70%面积的榛园完成了疏株、稀植改造,计划年内要高质量完成全市的榛园疏株、稀植改造。
二是积极总结推广榛子优良品种选育推广的方式方法。结合当前气温回暖的农闲时节,我们的榛农专家已活跃在榛园一线,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方式积极开展相关服务指导活动,并将优良品种选育的关键环节用“快手”“抖音”或录制小视频,通过网站、微信群向榛农进行普及,引导榛农通过育种、短截和嫁接等方式,加快优良品种的选育扩繁速度和范围。目前,我市各榛子各大微信群已掀起了产业提质增效的技术培训推广活动的高潮。
三是关于“规划建设绿色有机平榛产业示范基地”工作,我们业内叫“优质高产共建示范基地”。首先,我们依托市榛子产业协会正在筹建优质高产共建示范基地,现已下发通知,明确了标准、条件和推荐方法。其次,我们正在和扬帆平榛产业发展联合体筹划按绿色榛子生产要求,建设1000亩平榛产业示范基地。基地已进入与榛园所在地村、镇政府和榛园产权人协商阶段。再次,关于建议中提出的“完善水、电、路配套建设”的建议。目前我们正规划加快推进全市榛子园艺化管理水平,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由于财政能力有限,我们考虑除鼓励有实力的合作社、企业采取入股方式合作经营建设外,还要用好国家给予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相关政策,争取建立两到三个能代表中国榛子产业绿色种植的优质高产示范基地。
二、关于您提到的“规划建设中国平榛产业园项目”等涉及榛子加工、营销方面的建议
因机构改革后,我局主要的职能是负责全市榛子的种植。而且,种植领域内的科研工作属于市农科院林业科学研究院的职责范围;林业合作社和市农业农村局的职能内容又有交叉。所以,我局目前主要只能依托市榛子产业协会等民间行业组织,加大对广大榛农在种植领域中的技术推广并规范种植管理行为。
三、关于您提到的“坚决遏制污名化,重塑铁岭榛子品牌”的建议
首先,我们对社会上的榛子污名化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起因有四:一是榛蚕矛盾。二是部分人在2010年以前从有小面积的榛农手中承包了榛园,头些年都获得了丰厚收益,这些榛园原产权人想在不到期限主收回榛园自己经营增加收入,但因合同约定,不能收回,心有怨气,导致人产权人对承包者的管理进行恶意中伤。三是榛子的经销商采购原料时为压低价格的无中生有。四是少数不爱护铁岭声誉的人以讹传讹。
其次,针对这些起因和社会上一些对榛子产业发展不利的负面舆论,2013年以来,我局一直非常重视食用林产品的质量安全,每年联合市榛子科学研究院、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和行业协会,积极开展以榛子为主的科学管理技术推广普及培训,大大提高了林农的种植管理技术,逐年减少药、肥的施入,为铁岭市的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奠定了基础。特别是2020年,按照省局年初下达的检测任务,我市采取第三方购买服务方式,完成对我市主产的20个批次的榛子产品、12个榛园的土壤成分进行了抽检工作。同时,市自然资源局对铁岭县、开原市、西丰县、昌图县下达了50具榛子产品检测任务。检测结果表明:我市供应市场的榛子等主要食用林产品及其土壤全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合格率均为100%。每年对检测结果,我们或采取新闻发布会,或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和“今日头条”等方式,及时进行了发布。
所以,铁岭榛子被污名,纯属社会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对铁岭榛子产业的恶意中伤。对此,我们计划一是除加大榛子园艺化技术普及推广,不断降低药、肥使用,加强质量检测监管。二是要积极争取市财政的支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平台,加大对铁岭榛子文化、种植管理方法等公众重点关注环节的公益性宣传,不断增强铁岭人对家乡特色产业的自信,让更多的人关注、爱护、支持铁岭榛子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关于您提到的“出台政策组合拳,支持产业发展”的建议
这需要市委、市政府从编制服务工作和产业的角度,重新整合涉及榛子科研、种植、加工、营销、物流、宣传推介、招商引资等相关工作职责的局、中心和院(所)相关科室的工作职能,把榛子产业纳入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把产业各环节进行无缝对接,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推进项目的落地。榛子产业的各重点县(区)区也应参照市级重视产业发展的做法执行,才能有效加快我市榛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为进一步巩固“中国榛子之都”地位,不断提高铁岭榛子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月份,受中国坚果炒货委员会邀请,受市政府分管领导指派,市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和市榛子产业协会组织了我市7家榛子加工营销企业到合肥参加了第十五届中国坚果炒货展,争取到了由铁岭市牵头成立中国坚果籽类产业发展联盟榛子联盟的“主办权”,市自然资源局和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报市政府的相关情况报告得到了市分管领导的批示。相信铁岭榛子产业会以筹办中国榛子产业发展联盟为契机,随着市、县政府扶持产业发展政策的陆续出台,铁岭榛子产业会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五、关于您提到的“整合社会力量推动我市榛子产业发展”的建议
这些年我局一直在整合社会力量。正如您在建议中提到的,从2013年开始,我局依托市榛子产业协会,在进行技术推广培训,开展行业自律,反映榛农诉求和对外进行宣传推介方面进行积极合作,并且市榛子产业协会的工作得到了历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认可。现在,市协会已开通了“铁岭榛子”门户网站,制发了“铁岭榛子”行业会刊(会刊已制发33期,并呈报给了市、县、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邮给给了国家、省相关部门领导、行业协会和全市榛子专业合作社),建立了3个人数近500人的榛子供求服务信息微信群。下一步,我局除依托市榛子产业协会继续做好产业服务工作之外,还要继续鼓励榛子协会在榛子机械采收设备研发、无人机飞防、平欧杂交榛的园艺化栽培管理上,继续为产业、为榛农服好务,推动我市榛子产业高质量发展。
铁岭市自然资源局
2021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