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0日
史洪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土地批后监管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加强土地批后监管,促进土地集约节约,提高土地利用率,历来是自然资源部门紧盯不放、常抓不懈的事情。多年来,无论是自然资源部、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局、省自然资源厅,还是地方政府和基层自然资源部门都高度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土地利用率。
一是源头防范,把好征地、供地关口。
市、县两级自然资源部门在受理农用地征转用过程中,积极向政府建议,尽量靠实土地用途方向、用地主体和使用标准,从源头上杜绝土地批而未征、批而未供和土地闲置问题的发生。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拖欠出让金数额大、解决难度大的问题,市自然资源局结合自然资源部和省厅开展的“增存挂钩”工作,提请市政府于2019年11月4日出台了《关于规范房地产开发土地出让管理的通知》(铁政办发〔2019〕39号文件),规定房地产开发用地实施招拍挂时,凡在我市因企业自身原因造成拖欠土地出让金或造成闲置土地的土地使用者一律不得参与土地竞买;竞买保证金设定为出让起始价的100%,溢价部分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1个月内缴清,由此避免出现拖欠土地出让金的情况。
二是努力实现“净地”出让,减少供地后续影响。
《关于规范房地产开发土地出让管理的通知》(铁政办发〔2019〕39号)文件明确规定:今后全市土地出让前,必须由所在县(市)区政府作为征收拆迁主体完成征收工作,达到净地条件,确保出让宗地权属清晰、征收安置补偿落实到位、没有经济法律纠纷,以杜绝“毛地”出让的问题,从根源上减少闲置土地的产生。
三是充分借助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系统,提高土地批后监管时效性。
原国土资源部多年来开发了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现已成为全国土地开发利用的重要监管平台,各地自然资源部门需要及时将土地供应情况录入系统,明确建设内容、时限等,并及时通过项目跟踪、巡查等方式。通过借助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全市范围内建设项目土地开发利用情况实施全程监管,确保及时准确掌握土地使用信息。
四是深入开展“增存挂钩”工作,大力削减土地批而未供和闲置问题存量。
2018年起,原国土资源部启动实施了“增存挂钩”专项行动,自然资源部和省自然资源厅每年都明确各地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的消化处置比例,定期调度并列入年终考核,对未完成处置目标的地区通过约谈、通报、暂停新增建设用地审批等方式,督促地方政府和自然资源部门全面落实监管责任,提升监管能力,提高处置效率,逐步消化陈年旧账,减少新问题的产生。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健全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1号),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2018年开始,我市积极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消化处置工作(以下简称“双降”),四年来,我市每年“双降”消化处置比例都在15%以上,累计共处置批而未供土地907.56公顷,闲置土地860.36公顷。
五是多措并举,加大土地批后监管利用。
市自然资源局要求各基层局切实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土地的清理力度,有效盘活存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通过系统数据提取和现场巡查排查等,对辖区范围内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等建立台账,并出台全市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清查处置工作方案,通过督促开工、收回土地使用权等方式开展整改工作,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同时,积极发挥土地执法监察的职能,对违法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开发利用行为,依法进行查处,让监察执法长牙齿、有威慑力,侧面推动土地节约节约利用。
以上是我局就《建议》的答复意见,感谢您对自然资源事业的关心关注。如您对本答复有意见和建议,我们将照单全收、认真研究消化,并及时予以答复。
铁岭市自然资源局
2022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