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0日
尊敬的高俊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稻米产业提高“铁岭大米”品牌的建议》已收悉,结合农业农村部门工作职能和我市实际,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围绕稻米产业发展,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正如您在建议中所指出的,我市是农业大市,粮油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生产和加工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结合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和您所提的建议,为进一步加快稻米产业发展,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产业发展政策支持
(一)科学制定产业规划。高标准编制《铁岭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根据全市地形地貌和产业基础,将全域空间规划为粮畜生产、特色农业、都市农业、生态农业等“四大功能区”,科学布局主导产业。同时,聘请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为我市编制《铁岭市农产品加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依托我市农业产业基础和优势,重点培育粮油、畜牧、优势特色等“三大产业集群”和玉米、水稻、油料、生猪、肉鸡、鹿、榛子等“十大产业链”。
(二)加大惠农政策争取力度。积极向上争取国家、省强农惠农政策,了解吃透用好国家、省强农惠农政策,特别是要用好保护性耕作、农产品仓储保鲜物流、高标准农田等强农惠农项目和资金。同时,针对国家、省强农惠农政策支持方向,引导各县(市)区做好项目包装,争取更多强农惠农政策和项目资金投入。
(三)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要加大市、县财政向农业倾斜力度,确保财政投入与农业产业发展目标任务相适应。要强化支农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要开拓投融资渠道,健全农业产业投入保障机制。要用好生产者补贴、托管服务等专项资金,使其发挥最大效能。
(四)加大社会资本投入引导力度。要建立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担保贴息、民办公助、风险补偿等政策,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鼓励各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农业供应链融资产品,有效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供应链核心作用,满足供应链上下游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融资需求。
二、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发展
(一)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稻米油产要以“三品一标”为抓手,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支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申请认证和扩展,要着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二)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抓好农业品牌创建工程,推进铁岭农产品品牌体系创建工作,培育形成一批在省内、国内乃至国际有较高知名度和良好声誉的铁岭农产品品牌。在铁岭大米公用品牌培育方面,积极引入质量、创新、诚信、文化、人才、营销理念,健全完善“政府公共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生产基地”的品牌培育机制。以原产地保护、地理标志保护等为主要手段,发展壮大“铁岭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和一批企业自主品牌,并逐步在稻米全产业链、稻田风光旅游、农村电商中推广商标品牌应用。
(三)培育壮大铁岭大米品牌建设主体。积极引导稻米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加重视“铁岭大米”品牌建设,主动适应市场化、信息化和消费升级的要求,以工匠精神保证稻米质量、效益和信誉;推动稻米行业协会、农合联等开展行业自律,强化协作,推进联合联盟发展,引领带动新型稻米经营主体打造品牌、推介品牌、经营品牌。
(四)努力拓展铁岭大米营销渠道。推进铁岭大米品牌数字化、在线化、动态化管理新模式,依托市直国有企业,整合我市稻米资源,推进覆盖电子商务、对外贸易、价格行情、产品溯源、仓储物流、金融担保、工商税务、农资交易、法律援助等多种业务结合的稻米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并利用大数据分析市场变动趋势,全面准确反映稻米生产、加工、物流、营销、服务等全产业链价值,对农户给予产销信息预警,辅助政府决策。创新铁岭大米品牌营销方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直销配送、农超(社)对接等新型营销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生产、经营、消费无缝连接。加强电商人才培训,为铁岭大米网上销售提供有力支撑。鼓励天猫、京东、淘宝、拼多多、顺丰大当家、短视频等电商平台全渠道布局铁岭大米旗舰店,线上线下多重融合,共创铁岭大米公用品牌。
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加快一二三产业纵向融合。培育壮大重点龙头企业,积极向上争取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项目资金,支持农业企业发展壮大,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产业链延伸,发展农产品仓储保鲜、筛选分级、清洗烘干、包装贴牌等产地初加工。围绕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三篇大文章,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业产业链增值能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二)促进一二三产业横向融合。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创意、教育、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开发稻田画、农耕体验、休闲采摘等项目,挖掘利用农业新的附加功能,拓展农业增效增收空间。
(三)完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政策。完善新增建设用地保障机制,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确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支持金融机构开展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订单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深入推进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切实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问题。
(四)积极创建现代农业基地。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将其打造成为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建设成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基地、结构调整的带动基地和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基地。
四、加大农业产业科技创新力度
(一)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全产业链技术支撑体系,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要利用“互联网+”为政府、农业生产者、技术创新者提供全方位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要利用好沈阳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平台,选派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支持开展农村创新创业。
(二)推进农业科技院企合作。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步伐,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自建科研机构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机构,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三)积极争取科技支农项目。将农产品深加工、储藏、保鲜技术作为重点支持方向,配合科技部门帮农事企业搭建“产学研金”平台,争取省科技厅的“揭榜挂帅”项目、“带土移植”项目和引导农事企业建立产业技术联盟,争取资金的政策支持。推进中科院沈阳生态所与昌图县政府共同参加的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以及展示中心建设。
(四)加强职业农民人才培养。要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要组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农民技术员,大力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感谢您对我市农业产业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市农业农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农业农村工作部署,精准发力,紧密结合乡村振兴工作,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坚决扛起农业产业兴旺主体责任,推动我市农业振兴发展。
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