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第911119号建议的答复:关于促进我市种子产业振兴发展的建议

来源: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1日

尊敬的艾英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市种子产业振兴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结合市农业农村局工作职能,经研究决定,提出以下答复意见:

  种业是农业发展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铁岭市作为农业大市和用种大市,种业的科学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一、出台政策支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种业振兴行动的部署要求,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提升我市种业自主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快全市现代种业建设步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市农业农村局已印发了《铁岭市“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铁市农[2022]43号),《规划》将作为我市“十四五”期间推进我市种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提出了到2025年,全市种业发展要取得显著成效,现代种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创新能力稳步提高,竞争力显著增强,供种保障能力取得新突破,种子(种畜禽) 质量明显提升,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制种基地(种畜禽场)建设取得新成效。在保障本地用种安全的同时,逐步建成辐射全省、面向全国的良种供应基地,初步建成区域性现代种业产业中心。

  同时在金融支持方面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铁岭市中心支行、市金融发展局共同制定并下发了《金融支持全市种业振兴发展实施方案》(铁银农[2021]75号),从提升种业产业金融服务能力,丰富种业企业信贷产品,完善种业产业金融服务机制,构建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格局等方面提出了政策保障。

  二、支持种业科技创新

  目前全市共有农作物种子企业72家,其中杂交玉米种子企业32家、大豆制种企业36家、蔬菜制种企业2家、马铃薯1家,蔬菜种苗企业1家,具有育繁推一体化能力的企业2家。一批有品种、市场、技术和设施优势的种子企业逐步形成,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铁研、郁青、奥邦、于氏、铁豆等种业品牌影响力增强,市场占有率提升。种子企业加工设备不断升级,逐步实现大型化、智能化、高效化。铁岭市农业科学院是我市唯一一家公立性质的农业科研机构,是以玉米、大豆、水稻、花生、杂粮、蔬菜、林业、粮食、畜牧、栽培管理、土壤治理、植物保护研究为重点的综合性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主要是为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提供服务、保障、支撑。以上这些单位在“十三五”期间共育成农作物新品种222个,其中玉米132个、大豆64个、水稻12个、高粱4个、花生10个。铁丰31、铁豆37、铁豆49、铁豆53、铁豆67等大豆新品种已成为辽宁省主栽品种,播种面积占辽宁省大豆种植面积的50%以上。铁研56、铁研58、铁研358、铁研919等已是辽宁、吉林两省玉米主栽品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铁粳系列水稻品种、铁花系列花生品种在全省适宜地区均有一定种植面积。

  三、加强科企联合创新

  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育繁推一体的育种创新体系,建立健全要素跟着市场走的“公司+研发平台+研发团队”协同创新机制,瞄准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关键需求,联合攻关开发地方特色优良品种。铁岭市农业科学院通过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不断促进自身发展:一是与辽宁省农科院组建联盟开展科技合作。与省农科院在人才培养、种质资源、生物育种、项目实施、成果报奖、平台建设、科技服务、科技培训、学术交流以及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二是与沈阳农业大学签订科研合作框架协议。与沈阳农业大学双方在“平等协商、真诚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签订科研合作框架协议。助力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和人才合作发展。三是与国内有实力的10余家种业公司开展院企战略合作。市农科院先后与先正达种业、河南金博士种业、吉林鸿翔种业、新疆九圣禾种业、安徽丰乐种业、辽宁东亚种业等多个种业公司签订科技惠农、玉米生物育种产学研联盟等院企合作框架协议,为助力粮食产业发展,加快新品种选育工作,以科研院所为引领,带动优良品种成果转化快速发展。四是积极与铁研种业公司深入开展合作推进产学研联盟建设。铁研种业公司是市农科院科研成果转化的主要平台,近10年推广玉米新品种4000万亩。市农科院与辽宁铁研种业公司建立铁岭市玉米生物育种产学研联盟。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技术和人才、市场优势,提高铁岭市玉米种子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四、加强人才引进培育

  积极引进种业领域领军人才,组建高水平种业创新团队,为我市种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鼓励支持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进入种子企业开展育种研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科技资源合理流动。认真落实我市优秀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优秀农业院校毕业生进入种业企业工作,提高企业创新发展活力。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邀请省内外高层次专家学者、全市农口系统知名专家、基层优秀农技人员及一线农民专家,开展市级层面开展品种展示观摩、经验交流会,同时组织育种骨干人员到育种技术发达地区和突出单位进行参观学习。

  五、强化种子市场监管

  一是严格落实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对农作物种子经营主体实行“一户一档”,建立监管档案,按年度更新登记信息,实行动态监管。针对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委托生产或代销建立县级备案制度,利用全国种业信息平台开展在线申请、许可审批和网上备案。全市种子经销网点登记备案676家,达到全覆盖。二是制定工作方案,跟踪监管经营主体。根据《种子法》和农业部、省厅要求,制定了《2022年全市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方案》、《2022年全市春季农作物种子监管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专项行动方案。市、县两级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对全市75家持证种子企业和676家经营门店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每年在种子供应关键时期,开展全市种子市场专项检查,主要检查品种审定及授权情况、套牌侵权、生产经营档案、包装标签、生产和购销合同(委托书)及销售台帐等情况。对近几年暴露问题比较多的、上年市场抽检较差的进行重点检查。对屡查屡犯、顶风作案的,采取果断措施,依法处理或取缔。市县两级农业主管部门加大了种子社会监督和举报受理力度,公开了种子案件投诉举报电话,建立了投诉举报电话档案。全市每年平均受理举报并立案查处种子案件3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三是开展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严厉打击种业套牌侵权等违法违规行为,按照省厅及我市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铁岭市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组织召开了相关工作部署会议,并印发了《铁岭市开展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在工作中结合种子生产基地专项检查、企业种子入库检查等工作的开展时刻加强对辖区内种子企业有关保护种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宣传力度,时刻提醒种子企业保护种业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意义。四是全面抽查种子质量。结合市场专项检查督导,市里对玉米等种子进行了市场抽检,每年抽取样品100个左右,开展纯度发芽率等检测。

  

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