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第932002号建议的答复:关于推进西丰县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议案

来源: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4日

开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西丰县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议案》收悉,经会商财政局,科技局,市场监管局,西丰县政府,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铁岭市畜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提的建议很好,对加快西丰鹿产业高质量发展很有指导意义。

  一、鹿产业总体情况

  我市西丰县是著名的“中国鹿乡”,鹿资源丰富,2022年,西丰县梅花鹿饲养量5.8万只,存栏量3.5万只,梅花鹿养殖户210余户,规模鹿场42个,1个全国最大的万头鹿场(中国梅花鹿(西丰)现代农业产业园),鹿舍面积24.3万平方米。全县从事养殖、加工、销售人员达3.6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1%。是全国唯一的县级鹿产品进出口加工贸易保税试点区,年加工和经销鹿茸900余吨,国外鹿茸的50%、国内鹿茸的80%都在西丰加工经销。

  二、提升鹿产业经济发展的措施和成就

  一是积极统筹规划。早在2018年市级行政机构改革时,市农业农村局已将鹿产业发展管理纳入本部门管理职责,2020年5月29日,梅花鹿、马鹿、驯鹿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作为特种畜禽养殖,按照《畜牧法》管理后,又将鹿产业发展纳入《铁岭市“十四五”畜牧业发展规划》,认真梳理落实产业扶持政策,统筹规划鹿产业发展。

  二是提高良种保护。组织开展梅花鹿遗传资源保护,加强梅花鹿种源基地建设。2022年组织开展梅花鹿良种登记100只,实施人工授精2000只,完成观赏鹿驯化30只。

  三是加大政策落实。为持续推进西丰县梅花鹿产业健康发展,在政府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持续开展梅花鹿养殖政策性保险和粮改饲全株玉米青贮扶持政策。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全市共投保梅花鹿2.8451万只,保费754万元,其中农户自缴20%,政府补贴80%。政府补贴中,中央和省共担45%,西丰县承担35%。共赔付金额297.7万元。梅花鹿保险工作的有效开展,解除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为梅花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22年西丰县共有8家梅花鹿规模养殖场享受粮改饲全株玉米青贮项目,鹿存栏量合计10837头,种植面积合计2052亩,收贮量合计6164吨,共获得补助资金合计37.4524万元。

  四是搭建服务平台。积极搭建“鹿路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围绕西丰县鹿产业集聚区,整合质量管理、品牌建设、标准化、计量、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质量要素,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

  五是提升品牌建设。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2022年4月,铁岭市获批筹建辽宁省鹿产业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

  六是强化标准引领。不断加大西丰县国家级梅花鹿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帮扶指导,聘请省内知名专家定期对示范区建设给予专业指导,不断巩固示范区创建成果。示范区建设以来,先后引导帮助示范区制定了《梅花鹿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规程》等5项辽宁省地方标准。

  三、下步工作举措

  以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理念,全力打造“纯种西丰梅花鹿+大健康产业”,以区位优势、品种优势、资源优势等八大优势,努力构建“五化五品”模式,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三链同构”体系。真正让西丰鹿产业成为全县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计划到2025年末,西丰县梅花鹿年存栏10万只,规模鹿场达到100个,年产成品鹿茸60吨,加工鹿茸及其鹿副产品1300吨;产业链总产值60亿元。鹿产品加工大型企业发展到10家,鹿产品经销企业发展到500家。

  (一)制定政策,扶持鹿产业大发展

  一是针对我市目前对鹿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仅有梅花鹿养殖政策性保险和粮改饲全株玉米青贮补助项目现状,进一步加大梅花鹿养殖政策性保险和粮改饲全株玉米青贮补助项目的宣传、推广和扶持力度,不断扩大项目实施覆盖面和受益面,降低鹿业养殖风险,促进鹿业提质升级。二是全面梳理和挖掘鹿产业发展的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扶持。加强行业自律监督,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快推进鹿业发展,加速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助推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制定2023年扶持鹿业发展优惠政策。扶持域内鹿产业发展政策(产业政策,产业规划、财政支持、贴息补助、融资贷款、减免税收、土地使用等);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政策(涉农贷、政银担、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等);技术服务政策(良种推广、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产品促销政策(品牌保护、公益广告、媒体宣传等)。申创项目支持。积极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梅花鹿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等项目。继续开展鹿只保险工作,为养殖户发展养鹿业提供风险保障。四是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申请恢复科技专项资金,用于科研以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对我市特色产业鹿产业给以重点支持。

  (二)规范养殖,支持现代养殖基地建设。

  一是以中国梅花鹿(西丰)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辐射带动全县养殖场(户),以鼓励养殖场(户)养殖设施改造,引进先进智能化设施设备、探索饲料营养调控、精准配方和发酵饲料技术改良,推广梅花鹿育种技术、从而整体提高全县梅花鹿生产效率和养殖水平。二是推动完善我市鹿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结合产业实际适时调整更新标准,帮助引导西丰县鹿业局、行业协会和社会团体等制定适合我市鹿产业发展的先进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占领技术标准制高点。三是以国家鹿业协会开展梅花鹿良种登记为契机,建设“西丰梅花鹿”种质资源保护基因库。加强梅花鹿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实施西丰纯种梅花鹿种源保护工程。扎实开展良种登记、公布良种信息。在西丰县凉泉、和隆、天德、营厂、安民和钓鱼等乡镇,打造西丰梅花鹿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西丰梅花鹿良种繁育基地。计划到2025年末,规模鹿场达到100个。

  (三)培育龙头,壮大鹿产品加工企业

  在西丰县农产品加工园区,鹿产品加工大型企业发展到10家;依托西丰县中草药材大市场和鹿产品交易平台,鹿产品经销企业发展到500家。以茅台健康产业公司、神鹿集团、鹿源、鹿宝堂、鹿滋堂等鹿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核心,培育一批鹿副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和有发展潜力等科技型小巨人企业。明确支持企业提高加工能力,研发新产品、培育名优品牌、实施全链条、全利用产品开发战略,推动皮、毛、骨、血等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鼓励企业、科研所开展梅花鹿产品食用安全性等研究。制定并出台了《西丰县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扶持政策》,鼓励这些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保证鹿产品加工企业稳步向前发展。

  (四)加强培养,提升涉鹿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依托辽宁省畜牧业发展中心、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专家的力量,积极争取在西丰召开全国性的技术培训会,扩大西丰县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西丰全面推广梅花鹿人工授精技术。加强鹿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解决鹿产业领域人才总量不足、学科带头人匮乏、高端专科人才引进困难、部分中高端人才流失等问题,提升产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充分发挥西丰县科羽鹿业服务有限公司技术精准服务作用,对全县开展技术指导。

  (五)加大宣传,进一步提升知名度

  推动鹿+文旅融合,以鹿历史文化为主题,突出主导产业优势,立足生命健康旅游基础,发展“特色游和乡村游”,以鹿+旅游市场开拓为目标,引进专业运营机构为推动,积极塑造"皇家围场逐鹿之城"旅游目的地形象。争取5年至少申办一次“中国鹿业发展大会”,两年召开一次“中国(西丰)鹿文化节”,大力宣传、推广西丰鹿产业品牌。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大型展会,加大梅花鹿特色产业文化宣传力度,提升“西丰梅花鹿”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采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形式,宣传鹿文化的形成、品种特征、研究成果及鹿副产品,宣传典型的养殖户、养殖场、专业村、专业乡(镇)及加工企业,宣传养鹿优惠政策以及为养鹿业做出贡献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等。

  (六)加强研发,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

  依托省级科技特派团的智力支撑,推动初级加工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重点推进贵州茅台开发新酒系、新产品,研发酱香型、清香型鹿茸酒等鹿酒产品,努力实现配制原料的本土化,同时推动申办蓝帽(保健食品标识)。盘活东阿阿胶集团春天药业等鹿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与华润集团巨人同行。同时提升科技攻关能力,通过政府搭桥、企业推进,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探索建立政产学研创新合作体系,研发保健食品、开发功能性食品、肉食鹿开发等项目。发挥辽宁省鹿业协会及辽宁鹿产品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行业团体作用,加大产品科技研发力度。支持县内餐饮企业创新开发具有地方特色鹿系列菜肴同时与国内航食企业合作制作航空高端休闲小食品。加快推动鹿副产品进超市、上餐桌,加快轻工产品开发,支持企业开发工艺品、皮革制品、化妆品,提高鹿副产品附加值。

  (七)培育龙头,壮大鹿产品加工企业

  以茅台健康产业公司、神鹿集团、鹿源、鹿宝堂、鹿滋堂等鹿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核心,培育一批鹿副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和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小巨人企业。明确支持企业提高加工能力、研发新产品、培育名优品牌,实施全链条、全利用产品开发战略,推动皮、毛、骨、血等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开展梅花鹿产品食用安全性等研究。

  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