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第932001号建议的答复:关于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联合体的议案

来源: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4日

尊敬的刘奕彤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联合体的议案》已收悉,结合农业农村部门工作职能和我市实际,现答复如下:

  我市开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建工作,有利于构建我市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通过培育和壮大联合体,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构建产业上下游相互衔接配套的全产业链,实现多主体全要素融合发展。近年来,我市围绕发展农业全产业链联合体,先后制定了《铁岭市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建工作实施方案》《铁岭市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评选及管理办法》等文件,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创建联合体,带动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发展。目前,全市已认定嬴德肉禽、九星生猪等7家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绿荷大米、扬帆食品榛子等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116个,带动农户21.8万户。全市累计向上争取资金1380万元,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员贷款给予贴息。

  从总体上看,我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正如建议中指出的,我市作为农业大市,在农业全产业链联合体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下一步,结合我市实际和建议内容,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

  (一)调整种植业结构。坚持“一减两稳三增加”原则,在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的近郊平原地区重点发展设施蔬菜;在远离城区的平肥地块要重点发展非转基因大豆;在昌图西北地区重点发展花生;在山地丘陵地区重点发展杂粮;在东部深山区重点发展中草药材和食用菌。同时,加快引进名特优农作物新品种,提升品种品质,发展工厂化育苗和绿色栽培。加快榛子、彩色苗木等特色产业发展,榛子要向多品种、多口味方向发展,彩色苗木要向新奇特和培育大苗方向发展。

  (二)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加快推进生猪产业规模化水平,重点支持适度规模养猪场改造升级,科学引导饲养规模小、标准低、环保能力差的养殖场(户)退出养殖业。同时,要加快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和生态畜牧业发展,要依托饲料资源、秸秆资源,不断扩大牛、羊、驴草食畜牧业养殖规模。此外,也要抓好梅花鹿等特色产业发展。

  (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提升一产业原料数量和质量的同时,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加快一二三产业纵向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产业链延伸,发展农产品储藏保鲜、筛选分级、清洗烘干、包装贴牌等产地初加工,推动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和农业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服务等一体化发展,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农业产业链增值能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二是促进一二三产业横向融合。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创意、教育、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挖掘利用农业新的附加功能,拓展农业增效增收空间。三是加强产业融合平台建设。指导县区创新管理机制、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公共服务、优化专业服务,进一步增强园区平台承载能力,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项目向园区集聚,形成一批规模大、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业态融合。持续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

  二、培育和发展多种新型经营主体

  (一)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的引领作用。认真开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和监测工作,做好龙头企业分级培育,既要“铺天盖地”,又要“顶天立地”。不断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优惠政策,引进更多的龙头企业落户铁岭。鼓励支持企业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延伸;以提高带动农民、牵动产业、拉动区域经济能力为目标,帮助企业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自主创新,前伸后延产业链,打造企业文化,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二)发展农民合作社,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的纽带作用。鼓励普通农户、家庭农场组建及规范运营农民合作社,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支持农民合作社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从事生产经营和服务,引导农户发展专业化生产,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加工流通,使合作社成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粘合剂”和“润滑剂”。

  (三)支持家庭农场提升生产能力,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的基础作用。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培育发展适度规模规范经营的家庭农场。引导家庭农场与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产品对接、要素联结和服务衔接,实现节本增效。

  三、加大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支持力度

  (一)强化政策扶持。积极向上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落实好《铁岭市助企纾困稳定经济增长若干政策措施》《铁岭市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和资金管理实施意见》等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相关政策,实施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聚等产业融合项目,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带动产业发展。

  (二)强化金融支持。“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制约企业发展的普遍问题,特别在农业项目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全力发挥政银企对接平台的作用,做好“牵线搭桥”工作,主动向各类金融机构推荐重点加工项目,协调贷款指标,优化放贷流程。鼓励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各成员之间开展内部信用合作和资金互助,支持龙头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为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提供贷款担保、资金垫付等服务。

  (三)强化科技服务。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建设政企校研等多方参与合作的铁岭现代农业产教联合体,在市政府统筹下,创新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产教深度融合新模式、激发教育、科技、人才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新动能。积极推进科研院所在农产品加工领域与农业大县和龙头企业“联姻”,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全方位开展技术合作,帮助企业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研发机构,研制开发多元产品,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示范应用全链条创新设计,提升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综合竞争力。

  四、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与农户共同发展

  (一)完善内部组织制度。坚持民主决策、合作共赢,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员之间地位平等。引导各成员在充分协商基础上,制定共同章程,明确权利、责任和义务,提高运行管理效率。鼓励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探索治理机制,制发成员统一标识,增强成员归属感和责任感。鼓励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依托现有条件建立相对固定的办公场所,以多种形式沟通协商涉及经营的重大事项,共同制定生产计划,保障各成员的话语权和知情权。

  (二)加强市场信息互通。鼓励龙头企业找准市场需求、捕捉市场信号,依托联合体内部沟通合作机制,将市场信息传导至生产环节,优化种养结构,实现农业供给侧与需求端的有效匹配。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直供直销等,开拓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推动品牌共创共享。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打造农业绿色低碳产业链。鼓励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统一技术标准,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鼓励龙头企业依托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引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增强品牌意识,鼓励龙头企业协助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开展“两品一标”认证,提升农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引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围绕主导产业,进行种养结合、粮经结合、种养加一体化布局,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引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内部形成服务、购销等方面的最惠待遇,并提供必要的方便,让各成员分享联合体机制带来的好处。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林权、设施设备等入股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或龙头企业,采取“保底收入+股份分红”的分配方式,让农民以股东身份获得收益。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妥善处理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各成员之间、与普通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创新利益联结模式,促进长期稳定合作,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责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感谢你们对我市农业产业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市农业农村局将进一步系统谋划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富民多元产业,激活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