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人大九届四次会议第941099号建议的答复:关于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的建议

来源:铁岭市工信局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7日

张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市经济的重要支柱,民营企业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促进稳定、国家税收、市场经济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关于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及时调整政策及舆论

  一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2023年3月21日召开了铁岭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赵延庆,铁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宋诚讲话,铁岭市委副书记宣读关于通报表扬2022年度民营经济发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会议进一步提振了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振奋了广大民营企业家锐意奋斗的精神、促进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二是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工作。坚持“谁制定、谁清理”的原则,聚焦教育、医疗卫生、工程建筑、公用事业、交通运输、保险、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清理废除六类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2023年,全市相关政策制定机关共自查复核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文件135份,经复核,废止6份文件。

  三是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帮助企业用好用活扶持政策。市工信局整理了现行国家级、省级、市级扶持政策汇编,包含综合类政策、工业类政策、农业类政策等11个大类,详细列明了每项政策的内容和咨询电话,并通过二维码“扫码看”形式,通过铁岭发布公众号、17个助企业服务微信群以及走访调研实地发放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方便企业一键惠企政策。

  二、关于对民营经济加大在税收、金融领域的支持力度

  一是加大民营经济税收支持。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降低科技投入大、知识产权多的创新型企业税负。2022年科技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100%,2022年四季度起,其他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100%;2023年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进一步加大了税收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

  二是加大民营经济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重点领域信贷产品,探索知识产权等质押新模式,截至2023年末,全市民营企业贷款额度达到153.13亿元。督导金融机构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截至202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延期贷款本金22.9亿元,帮助1905户市场主体度过经营困难期。其中,对普惠小微企业延期贷款本金12.8亿元,支持市场主体656户。发挥部门合力,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2023年人民银行铁岭市分行联合市金融发展局、市财政局修订了《铁岭市支农支小再贷款贴息实施方案》,对2023年享受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的涉农、民营、普惠小微市场主体按照当年实际收息额的10%予以贴息;人民银行铁岭市分行、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金融发展局、市财政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铁岭分局联合印发了《铁岭市普惠小微类科创型企业贷款贴息实施方案》,对2023年普惠小微类科创型企业按照1%年化贴息率给予贴息。

  三、关于加强发展法规建设,特殊领域执法合理有据

  一是加大民营企业司法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昆仑2023”、智慧保卫战、打击涉烟犯罪“攻坚90天”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023年以来,全市共立案知识产权类案件20起,破案17起,侦办省督案件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5名,涉案价值1500余万元;涉烟类案件立案7起,破案5起,涉案金额300余万元。积极和市“双打”小组办公室协调沟通,对近年侦办案件罚没涉案非法添加的有毒有害食品30000余盒、评书机57箱等涉案价值30余万元的伪劣商品进行集中销毁,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

  二是推进民生领域反垄断。制定了《铁岭市民生领域垄断行为线索排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聚焦机动车检测、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部署开展民生领域垄断行为线索排查工作。以重点民生领域、重点类型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为重点,深入排查涉嫌垄断线索,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助推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是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我市成立了铁岭市知识产权办公会议负责组织协调全市知识产权各项工作,推动监管协作和行刑衔接。近年来建立完善了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机制、知识产权人民调解机制、展会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机制等机制。积极走访和宣传,采用纠纷调解、行政裁决、行政执法等方式,有力地强化了企业专利权、商标权、地理标志和官方标志的保护。

  四、关于提高民企的管理水平,主动履行社会责任

  一是多形式开展企业培训活动。2023年推荐北祥重工等4户民营企业的5名企业家参加工信部“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培训班,工信部为5名企业家颁发了“中小企业领军人才”证书,浙江大学颁发了非学历教育培训证书;组织开展了“工业设计进园区铁岭站活动”专题培训和对接活动,邀请沈阳创新设计研究院、鲁迅美术学院和沈阳嘉奇液压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现场授课,全市40余名企业负责人参加了本次培训;开展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进企业活动,鑫丰矿业等14户企业获得免费数字化转型培训,其中兴东科技等5户企业获得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辽宁北方实验室为期2天的免费现场服务诊断;组织企业参加先后六期精益管理线上培训,我市共116户企业162名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培训,通过《精益数字化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和《精益文化与变革》课程的演绎以及精益运营成本沙盘演练的实际演练,使企业更深入的了解精益管理的精髓,提高了对精益管理工作的认识。

  二是组织开展企业家“走出去”学习交流活动。为推荐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会及对接活动,展示我市企业良好形象,学习其他地区企业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2023年组织我市新华阳、特阀、威跃机械、金铎、九三、毕托巴等6户企业参加辽宁省二届精益管理对标游学活动,参观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东方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华晨宝马铁西工厂、辽宁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等优秀示范企业,并在沈阳市精益管理人才培训基地进行学习交流;组织北祥重工、新华阳、铁光仪器仪表、津达线缆参加“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组织盛世东方参加“第十二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博览会”;组织圣加伦等3户企业参加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2023年产业峰会;组织九三集团、德成重工等20户工业企业参加吉南辽北蒙东六市一体化高质量协同发展第二届会议,信达利型钢、永安铝镁等5户企业与辽源企业签订合作意向协议,意向合作金额800万元;组织22户企业参展“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铁岭展区”;带领北祥重工等9户企业赴沈鼓集团进行现场对接、带领津达线缆等6户企业实地参观了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车间并召开了产需对接座谈会,推进沈铁两地企业交流经验、增进了解、合作共赢。

  三是完善落实人才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引进各类人才。2022年我市出台了《实施“辽北英才”计划助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新政当中的青年人才集聚政策进一步扩大了企业引进高校毕业生的补贴范围,对民营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校毕业生给予相应补贴,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从2023年开始,在铁企业中毕业两年内、新入职,且缴纳社会保险的博士、硕士和本专科生,给予生活补贴、住房补贴和购房补助;对生产加工型企业,按照企业新入职、签订劳动就业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的产业工人(年龄不超过30周岁)数量,予以用工补助,补助期限3年,补助标准1000元/年/人;对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能源、原材料等领域的重点企业,全职引进域外高层次人才(普通高校博士研究生或拥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才)给予补助,补助标准按照企业实际年支付人才薪酬的30%给予一次性补助。

  五、关于加强行业协会规范建设,适度放权发挥市场作用

  行业协会和商会一直是我市招商的重要媒介与途径,近年来,我市积极与全国行业协会和商会进行对接,目前已与江苏省辽宁商会、江苏省企业家协会、淮安企业家协会、上海辽宁商会、深圳市企业家协会等建立了友好联系,并积极与之联合开展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储备优质客商和项目资源。

  2023年11月24日至25日,“辽津两地工商界人士交流会”在天津市举办,交流会由辽宁省商务厅、辽宁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办,邀请津辽两地相关领导、全国辽宁商会会长和企业家代表在内的400余人参加,铁岭市政企代表团赴津参加交流会并作招商推介,聚焦我市四大优势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向与会企业家代表详细介绍了铁岭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及产业优势,诚挚邀请与会企业家来铁投资兴业,莅临考察。与会期间,市招商服务中心相关人员与参会企业家洽谈推进农产品深加工、新能源、新型材料、物流产业、数字经济等十余个项目。初步建立了友好的互动关系,达成了来铁考察的意向,并为进一步深入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024年2月27日至29日,市委书记宋诚率我市经贸代表团赴广东地区开展铁岭-粤港澳大湾区经贸促进周活动并召开铁岭-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说明会,会上成功签约重点项目10个,项目总金额30.2亿元。

  铁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