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7日
刘丽婷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乡村振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阅,现提出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了新突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取得较好成效。202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744.7万亩、总产量达80.09亿斤;全年蔬菜及食用菌产量、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80万吨和85万吨。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我市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0户;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91户,同比净增长12户,营业收入达,235.56亿元。我市已初步形成粮油、畜禽等优势产业链条,特色产业发展取得较快提升。粳稻、大豆、小粒花生、辽育白牛等产业被纳入辽宁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已累计争取补助资金7000余万元。全市已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1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5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5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4个。农村电商方兴未艾,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约占全市电子商务零售总额的70%。全市涌现了休闲农庄、采摘园、垂钓园、农家院等多种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年接待人数达131.88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近3亿元,全市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乡镇2个、特色村3个。全市打造了熊官屯镇熊官屯村“画家村”和腰堡镇友谊村“非遗村”等乡村旅游特色村;开原象牙山温泉梨花节、铁岭县大甸子羊汤文化旅游节等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文旅节庆活动。
围绕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市作为农业大市,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结合我市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您所提的建议,为进一步加快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产业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职责
为加快打造“现代农业及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全力推进重点农业产业全链条快速发展,组建玉米产业、生猪产业2个工作专班。工作专班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作为专班总负责人,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招商中心分管局长,各县(市)区分管副县(市)区长作为专班成员。同时,市农业农村局组建农业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工作;督促和检查各工作专班任务落实;及时研究解决特色产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
二、优化产业结构建设原料基地
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引导农产品原料生产逐步向专业化、基地化方向发展,大力推进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设施果蔬、畜禽良种繁育基地、扩繁场、现代化养殖场,建设成为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基地、结构调整的带动基地和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夯实农产品加工业“一产”基础,满足农产品加工业对优质原料的需求。
三、积极创建现代农业加工基地
指导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西丰县对标现代农业“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创建任务,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将其打造成为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坚持“筑巢引凤”原则,不断完善农产品加工园区基础设施,加快铁、开、昌、西4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调兵山市、清河区要明确农产品加工园区四至边界,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
四、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做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级培育,鼓励引导农事企业进行龙头企业认定。组织实施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项目,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围绕补链、延链、强链,发展农产品仓储保鲜、筛选分级、清洗烘干、包装贴牌等产地初加工。围绕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三篇大文章,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业产业链增值能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五、着力推进农业招商引资
要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重点项目为抓手突出产业链精准招商,围绕补链、强链、延链、建链,以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和功能性食品为方向,积极开展农业项目招商,力争引进更多的大企业和大项目落地投资,积极推进项目建设,推动在谈项目尽快签约、签约项目尽早落地、落地项目抓紧建设、在建项目达产达效,加快形成产业上下游互补的产业格局。
六、加强农业人才引进和培育
加强与中科院沈阳生态所、省农科院、沈阳农大等科研单位的合作,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高层次人才,大力吸引省级农业专家和农业科技企业到本市建设长期稳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及实验站点,开展良种联合攻关。大力宣传乡村就业创业相关政策,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头雁”培育、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等一批项目,提升青年创业能力。要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加大就业重点群体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力度。
七、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抓好农业品牌创建工程,推进铁岭农产品品牌体系创建工作,培育壮大“铁岭大米”“铁岭榛子”“西丰梅花鹿”等铁岭农产品品牌,积极开展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的认证工作;借助省内外农博会、农展会等平台,大力推广铁岭特色农产品,提升我市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创新特色农产品品牌营销方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直销配送、农超(社)对接等新型营销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生产、经营、消费无缝连接。加强电商人才培训,为铁岭农产品网上销售提供有力支撑。鼓励天猫、京东、淘宝、拼多多、顺丰大当家、短视频等电商平台全渠道布局铁岭特色农产品旗舰店,线上线下多重融合,共创铁岭特色农产品公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