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九届人大六次会议第961078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建议

来源: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7日

程丽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态度鲜明,主要领导反复强调,要咬定目标、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务见成效。2023年以来全市以农村环境净化整治为“切口”,一个阶段一个主题,推动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顽瘴痼疾,实现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常态化治理,全市已累计创建了5条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365个省级美丽宜居村,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铁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将农村环境净化整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将美丽宜居村建设列入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民生项目。全市组织召开了农村环境净化整治推进会议,并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实施“一域、四带、百村”提升行动,推进调兵山市农村垃圾治理城乡环卫一体化、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及美丽宜居村、和美乡村提升村建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四不两直”方式,多次深入县区对农村垃圾处置、河道水体治理、农村道路建设、村庄绿化美化等进行实地督导检查,并就检查发现问题进行交办处理。

  2.突出整治成效。市委农办牵头抓总,全市结合季节特点、重点区域、易反复点位等,组织开展了农业大棚周边垃圾清理整治行动、错位垃圾堆放点排查清理整治行动、高铁沿线环境“路地共治”专项行动,印发加强春节后农村积存垃圾清理、加强汛期过后农村垃圾清理整治、加强秋收后农村环境净化整治等工作通知,并开展实地监督及暗访检查活动。全市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2.4万吨,清理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7.9万吨、“三堆”3.6万个,市级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简报》8期,通报问题点位70处,并督促完成问题整改。全市总结推广了开原市黄旗寨镇小寨子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经验,并向省级推荐昌图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种养循环典型模式,获省级肯定并在全省范围学习推广。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工作,2024年度完成生活污水重点治理村庄51个,排查新增农村黑臭水体32处已全部完成整治。稳步推进农村改厕,全市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人居环境奖补资金实施农村改厕314座。

  3.加强设施建设。全市现有垃圾填埋场12座,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2023年省级农村人居环境奖补资金1920万元,全部用于支持农村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建设,新增配置垃圾箱(含钩臂箱)1521个、配置小型垃圾收集车351台、垃圾转运车19台、建设小型生活垃圾处理设施8座,着力解决偏远地区垃圾收运处置难题。全市谋划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建设项目6,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7处。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养殖场户配套建设的粪污处理设施已全部投入使用。全市目前国家直连直报系统录入规模养殖企业557家,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村屯粪污集中堆沤点2440个,解决散养户畜禽粪污处置难题。全市已建立乡镇级常态化废旧农膜回收站73个、村级临时回收点108处。以西丰县供销社为试点,推进乡村再生资源回收点及回收利用制度建设,一体化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实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试点项目,完善回收站点和回收利用制度,2024年,全市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量达182.6吨,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超额完成计划回收任务。

  4.强化日常管护。落实村庄保洁制度,全面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置方式按照每400人配备一名农村保洁员标准,目前全市107万农村常住人口已配备4752名保洁人员,建立了农村保洁员花名册。落实高铁沿线环境“路地共治”双段长工作机制,开展公路路域环境摸排并做好问题整改。开展河道垃圾治理常态化排查,280个河道垃圾等“四乱”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制定《铁岭市2024年农村环境整治成效核查工作方案》,开展2021-2023年完成治理的26处农村黑臭水体成效核查,建立问题台账。实施“绿满铁岭”生态修复绿满城乡工程,全市补植补造绿化村屯361个,绿化面积1.25万亩,栽植乔灌木73.74万株,村屯绿化范围同比2023年增长61%

  5.动员农民参与强化建立农民参与机制,结合乡村治理工作,大力推广展示“积分制”成功经验,让村民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等活动中运用积分奖励、兑换物品等方式,有效提升和调动农村党员、群众维护环境美化村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市委宣传部组织市直主要媒体,综合运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多种平台,持续做好农村环境治理宣传报道,在全市范围内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市委社会工作部极推进村规民约的制定修订和审核备案,全市1176个村的村规民约覆盖率100%,乡镇审核、备案率100%,将“搞好环境卫生”、“做好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禁止污水排放和秸秆禁烧”等事项纳入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引领农村环境净化整治中的积极作用。

  6.强化资金保障。2024年全市收到上级农村环境净化整治类资金4776万元,其中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资金3526万元,全部下达各县(市)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奖代补资金1250万元,全部下达铁岭县和昌图县。市财政局建立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资金调度机制,加强资金监管,并按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将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改进管理、完善政策的重要依据。

  7.加强统筹推进。全市各相关单位充分结合自身业务领域,协同推进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工作。爱卫办与市住建局联合开展爱国卫生城乡环境“大扫除”、清洁家园活动,动员引领农民群众参与村爱国卫生运动。市妇联积极宣传发动农村妇女参与农村环境净化整治活动,在全市建立巾帼兑换超市90余个,以垃圾兑换和志愿服务积分为抓手,助推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工作,已开展环境整治巾帼志愿服务260次。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寻找省级“最美家庭”活动,8户家庭光荣上榜。市教育局组织农村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工作,以校园红领巾“广播站”和墙报、板报班队会等为窗口,宣传环境治理的重要性,组织“告别陋习,树新风”、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等活动,动手清理小广告、捡拾白色垃圾、拔荒草,人人做文明行为的践行者,达到“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学校带动社会”的良好效果

  二、2025年主要工作进展

  按照全省工作部署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从“清干净、保持住”向“补短板、建机制”转段升级2025年,市委提出“环境立市”战略,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增强广大农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民生工程。今年以来,按照市委统一安排部署,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共同发力、联合推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市制定了《关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为组长的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班,采取点线面整治结合的方式,以打造典型镇、典型村引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的整体提升,确保实现干净整齐的总体目标。

  3月初,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联合召开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议,全面部署工作任务。为落实推进会议精神和主要领导讲话精神,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永利带队,市、县人大、政府及农业农村部门一行组成考察组赴锦州市义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了考察调研,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典型经验,对比分析我市存在的短板弱项,提出下步工作建议。同时,市人大常委会还制定了《全市人大代表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并召开市、县(市)区人大人事代表工作会议,对人大代表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作出全面部署安排。416日,全市人大代表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启动现场会在开原市靠山镇盛家屯村召开,动员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广泛参与,积极助力打好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为确保环境整治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市工作专班办公室专门制定了《全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班任务书》和《全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班工作进度表》,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实行挂图作战,并先后组织全市开展了“清干净过大年”农村环境净化整治主题活动和农村环境净化整治“春季清洁行动”,持续巩固提升整治成效。

  三、下步工作计划

  净化整治农村环境,中央有决策,省里有部署,市县有需要。近两年来,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基本实现了农村环境净化整治的常态化治理,全市农村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乡村面貌得到明显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村屯内外、路域、河道等重点区域乱堆乱倒现象仍然存在;部分村屯垃圾收集和转运点设置不规范、设施破损严重,垃圾外溢现象突出;各地农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还不完善,终端处置设施区域发展不平衡,偏远地区垃圾转运压力大,部分终端处置设施闲置未运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发动农民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农村环境整治资金保障执行不到位,还存在挤占挪用现象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的工作进程

  下一步,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目标任务,抓好工作落实。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坚持高位统筹、高频调度,严格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机制,提升工作执行力和抓落实能力。二是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服务群众、带动群众,加强宣传引导,建立激励机制,让农民群众成为环境整治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彻底改变“政府干、群众看”的现象。三是健全农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优化“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和治理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布局运用片区化思维有效解决垃圾“出口”问题,持续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强化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广昌图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典型经验,有效解决散养户畜禽粪污乱堆乱倒问题。四是强化示范带动。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学习铁岭县五角湖村、开原市小寨子村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做法,打造农村环境标准化管理典型村,发挥“以点连线、以线带面”作用,带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更上一个台阶,持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