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7日
李秉奇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打造铁岭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高标准农田和智慧农业项目与产业发展结合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智慧农业发展,并注重将两者与产业发展相结合。2024年,我市开展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清零”行动,加快推进以往年度结转项目建设进度,2023年以前结转建设项目全部完工,全年建成高标准农田83.04万亩。同时,申报争取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82.47万亩,争取资金16.35亿元,项目按照工程进度要求,2024年12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在智慧农业方面,全市纳入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储备项目24个,取得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资格的4个,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县3个,纳入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储备项目2个。如铁岭县蔡牛镇张庄合作社新引进25台无人驾驶拖拉机,通过接收北斗导航定位信息开展耕种作业,北斗导航能够提供厘米级精准操作,耕种作业亩误差在2cm。昌图县新雨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在1600亩有机旱稻稻田的核心区域,建立数字农业气象监测站,农户通过下载APP或微信公众号,可随时随地查看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等11项重要农业气象数据,并通过自动控制喷淋、无人机施肥等有效措施,加强对稻田的田间管理。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和智慧农业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注重与当地产业发展相结合。鼓励和支持各县区根据自身产业特点,合理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同时,加大智慧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推广力度,通过智慧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关于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促发展的建议
我市高度重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四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西丰县分别以粮食、生猪、肉禽、鹿为主导产业,先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铁岭县、开原市以粮食为主导产业,先后获得国家农业现代示范区创建资格。今年3月,开原市已成功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西丰县获批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2024年总收入达到200亿元。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2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91户。2024年组织实施农产品深加工补助项目支持龙头企业扩建增产,累计争取补助资金2400余万元。2024年,全市玉米产值约70亿元。以益海嘉里、国投生物为链主的规模以上玉米加工企业28户,总产值85.65亿元。生猪饲养量年产值100亿元以上。以牧原肉食品、九星食品为链主的生猪屠宰(屠宰场)、加工企业52家,加工总产值约35亿元。梅花鹿养殖量突破6万头、养殖场户近300户。以西丰茅台、金丹药业为链主的鹿产品加工企业27户,年加工和经销鹿茸及产品900吨,鹿产业年产值约43亿元。此外,我市还大力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加强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电商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如推进莲花湖湿地公园、昌图太阳山、西丰小东沟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全市有各类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乡镇2个、特色村3个。全市建设省级电商直播示范基地8个,100多家农事企业产品进驻淘宝、京东等网站销售。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鼓励和支持各县区根据自身产业优势,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紧密合作,构建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同时,加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开发力度,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电商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三、关于科技赋能全产业链发展的建议
我市积极推动科技赋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强与相关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入新的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改变传统种植习惯。近年来,我市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西丰县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构建政产学研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联合攻关体系,持续加大“纯种梅花鹿”种源保护力度,夯实种源基础,扩大种源优势,保护我国纯种梅花鹿品系。昌图县新雨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数字农业气象监测站,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农业生产管理水平。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科技赋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鼓励和支持各县区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共同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加大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力度,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同时,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关于政府牵头集中发力、认真梳理优势品种的建议
我市高度重视农业优势品种的梳理和培育工作,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耕地保护攻坚行动、种业振兴行动等措施,加强了对优势品种的保护和培育。例如,西丰县实施耕地保护攻坚行动,坚持遏制耕地“非农化”、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合理安排耕地指标严格落实“占补平衡”。通过实施土壤改良、灌溉和排水设施建设等措施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深入实施保护性耕作、黑土地保护等项目,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西丰县还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构建政产学研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联合攻关体系,持续加大“纯种梅花鹿”种源保护力度,夯实种源基础,扩大种源优势,保护我国纯种梅花鹿品系。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政府牵头作用,集中发力,认真梳理农业优势品种。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全市农业优势品种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明确优势品种和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大对优势品种的扶持力度,推动优势品种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