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9日
铁市农函〔2020〕22号
对政协市八届三次会议第832095号提案的答复
邱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充分挖掘乡贤文化 加快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市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十分重视。紧紧围绕“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始终坚持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农民权益。一是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引导广大村民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将想干事、能干事的农村能人选到村委会班子。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准确界定村民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各自范围、村委会(村民小组)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各自职能,实现“政经分开”。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以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为重点,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决策权、参与权、知情权与监督权。同时,积极充实基层人才队伍建设,选派第一书记驻村任职,为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二是强化乡村法治建设。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等方面,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与宣传。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将普法融入农业农村管理、监督执法和公共服务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结合农业农村局工作范畴,全面开展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农资打假等活动,并严厉打击了非法制售转基因种子、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同时,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对本领域的涉黑涉恶进行全面排查,认真化解土地承包确权、集体资产管理等矛盾,共受理涉农土地确权矛盾信访2宗,排查化解2宗,化解率100%。三是加强乡村道德建设。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结合起来,通过村规民约、家规家训等方式细化实化具体化,发挥道德规范明导向、正民心、树新风的积极作用。由宣传部等相关部门牵头,开展了“先进文化进万家”、整治违规“大操大办”、“美丽庭院”建设、评选“身边好人”、寻找“慈母贤妻孝女”、“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主题教育活动。把道德规范与农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联系起来,扬善抑恶。
2019年,全市先后组织开原市制定了《开原市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并将开原市成功申报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县;开原市庆云堡镇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乡镇;铁岭县李千户镇柴家堡村、昌图县付家镇五丰村、西丰县郜家店镇胜利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村。接下来,全市将继续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并高度重视发挥乡贤引领作用。
一要不断壮大乡贤队伍、增强乡贤力量。首先,努力打造更多吸引乡贤归乡发展的平台,鼓励各地可以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吸引乡贤回乡建设,为其提供良好的平台,提高其回报故乡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人才、资金、技术的回归。其次,拓展人才引进范围,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乡村治理离不开良好的文化氛围。积极与宣传部、统战部等部门协作,努力将有能力、有见识的乡贤纳入乡贤参事会、村民议事会、乡风评议会等组织,帮助村两委共同管理村务,使其参与、融入到基层管理中,提升农村的基层治理水平。
二要努力完善优惠政策、提供服务保障。结合下派“第一书记”政策,鼓励有志之士扎根农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并鼓励干部、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退休后深入农村、发挥余热,帮助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实现宝贵人才资源从乡村流出到返回乡村的良性循环。
三要积极发挥乡贤才智、助力乡村发展。鼓励各地建立乡贤资源网络体系,乡贤可分为“在场”乡贤和“不在场”乡贤两种。“在场”乡贤立足于本土,直接参与乡村建设,把乡贤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现代价值传递给民众;“不在场”乡贤往往在外打拼,奋斗成功之后再归乡发展,回馈故乡。为了使乡贤更好地为乡村治理建言献策,各地可以把乡贤聚合在一起,例如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发布乡贤文化信息,定期举办乡贤交流活动。
四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弘扬传统乡贤文化。培养有见识、有担当、有威望又自愿扎根乡土的新乡贤。与宣传部、团委等部门协作,把那些德高望重的还乡官员、耕耘故土的贤人志士、扎根基层的优秀干部、品德高尚的道德楷模、反哺桑梓的企业家等榜样人物、先进人物、精英人物树立起来,营造乡贤文化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将乡贤的力量凝聚起来、发挥出来,并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将乡贤文化所倡导优秀价值观融入个人的生活。
2020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