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842095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建议

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02日

  A

  同意公开

  铁市农函【2021】45号

  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842095号提案的答复函

尊敬的王立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提案中几点建议非常有指导意义,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和市财政局结合工作实际,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选优配强村级班子

  铁岭市委市政府以推进“基层党建制度落实年”为主线,深入实施铸魂、强基、头雁、先锋、治理、保障“六项工程”。健全建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调整不胜任、不合格村干部138名。选好配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达到98.81%。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和铁岭籍大学生“雁归计划”。全面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党建工作专项经费,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出台《铁岭市村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绩效考核奖励办法》,将集体经济创收与村“两委”干部报酬挂钩,激活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市委组织部每年举办“头雁领航”培训班,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采取专家集中授课、开设优秀村书记论坛等方式,实现全市1176名村党组织书记市级培训全覆盖。同时,依托远程教育系统、农民党校,抓实村党组织书记常态化全员轮训。

  二、关于充分利用集体资源

  1、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16年全市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2019年基本结束,全市核实农村集体资产总额29.4亿元,核实经营性资产总额6.3亿元,摸清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家底”。2019年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推进,在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基础上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份额形式量化为村集体和集体成员共同所有,全市组建1246个股份经济合作社。调兵山市、铁岭县、开原市已着手利用村集体资产资源,启动股份经济合作社运营,为依托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增加村集体收入奠定坚实基础。

  2、加强农村三资管理。一是严格落实“村帐乡代管”制度1176个行政村全覆盖,规范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的管理使用,明确要求村集体收支均要经过乡镇党委的审核,确保支出科学合理、收入不折不扣。二是强化民主监督管理。认真执行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凡是涉及村集体土地承包、租赁,集体资产的处置,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上项目、新办实体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等,都必须通过党支部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全体村民会议决议,乡镇审核,实行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切实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三是严格执行县级农村财务审计和培训制度,全市每年审计行政村覆盖率在70%以上,培训镇村农村财务人员1300人次。

  3、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在全省率先开通各县、乡、村级网页,落实县乡具体负责人223人,完成全市96个乡镇、1176个行政村的信息采集上报工作。“铁岭市铁岭县腰堡镇荣家屯村60亩砖厂复垦土地出租”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挂牌招标,并顺利成功交易,实现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保值增值,为全省推进农村产权市场建设做出了模范表率。

  三、关于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各级党委充分发挥统筹领导、把关定向的作用,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原则,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农村二、三产业有机结合,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十种产业发展模式,在全市宣传推广。

  一是土地确权成果利用型。经确权的集体所有耕地,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人地矛盾后,剩余部分在履行民主议定基础上向原承包户收取承包费,收益可作为集体经济收入。昌图县、铁岭县和开原市分别出台“利用土地确权成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指导意见”,压实责任,强力推进。2019年昌图县利用确权成果增加收入5444万元、村均增收12.8万元,铁岭县增加收入2556万元、村均增收11.8万元,开原市增加收入1265万元、村均增收4.6万元,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是资源开发型。依托本村资源,采取单独经营或以资源参股企业经营的方式,对村域内的山林、水面、矿产和“四荒”等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从而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西丰县天德镇天来村利用本村丰富的山地资源,组织全村发展果树产业。目前,果树面积已经达到8500亩,其中盛果期面积6000亩。果树基地平均年产水果1400万斤,年产值超过1400万元。

  三是产业带动型。有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围绕优势产业,带头组织农民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经济发展项目,带头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农民有序、合力组织起来,形成规模优势进入市场,通过发展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昌图县十里村通过发展胡萝卜产业,在引导农民增加收入的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全村胡萝卜种植面积达到了8000亩,村集体总资产达到1000万元。

  四是资本运作型。村集体通过将存量资金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参与合作社、企业经营,获得利润分红或利用存量资金采取开发商业地产、异地购买资产等形式,通过出售、租赁、物业等经营活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调兵山市晓南镇锁龙沟村利用存量资金,撬动银行贷款,建设了2.6万平方米的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容纳1000多人进入市场经营,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

  五是资产经营型。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厂房、仓库、生产设施等,通过股份制合作、使用权有偿转让、租赁等形式,发展一二三产业,最大限度盘活利用村集体资产,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铁岭县新台子镇东孤家子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辽宁新新水泥公司,并以土地入股形式,村集体每年可获得红利180余万元。

  六是服务创收型。围绕服务群众生产生活,通过集体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或村集体通过成立服务性机构或公司,为企业或群众提供中介服务,从中获得一定的管理费或服务费,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银州区龙山乡七里村将原七里工程队改建成七兴集团,下设建筑公司、桥梁筑路工程队等,承接劳务服务,每年为村里创收180万元,成为了“全国十佳小康村”。

  七是物业经济型。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股份合作、专业承包、招标经营等形式,参与兴建园区,建造标准厂房、专业市场、仓储设施,开展物业租赁经营等,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调兵山市大明镇太平山村成立名为调兵山市润农商贸有限公司,建设5万吨粮食仓储项目,通过对外出租办公、住宿场所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13万元。

  八是乡村旅游型。利用区位优势,挖掘特色村落、民俗文化、历史典故、自然地理风光、农产品优势,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线路,开发农家乐、采摘园、认养农业、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精品项目,做大做强旅游配套产业,增加村集体的资源发展收入和服务经营收入。铁岭县大甸子镇大甸子村、当铺屯村和太平寨村通过打造羊汤特色产业文化,开办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村级经济的发展,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富裕。开原市黄旗寨乡增家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兰旗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村集体旅游资源入股辽宁飞山水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按利润分成协议,增家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可得利润分成80万元,兰旗寨村可得利润分成60万元,两个村人均年增收350元。

  九是飞地经济型。对资源匮乏、发展空间较小、就地发展经济有困难的村,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和投资兴业,在城镇、园区规划建设商业店面、专业市场、标准厂房等,通过这种异地纸业,参与税收分成或收取租金,使村集体有稳定的经济收入。铁岭县大甸子镇英树沟村引进三峰木门项目 ,享受村一级招商引资项目分税政策,英树沟村按15%比例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

  十是电商带动型。村集体依托电子商务,牵头成立电商交易平台,对接市场需求,发展适销对路的农产品,采取统一生产规格、统一销售服务的方式,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形成规模效应,在组织服务中收取信息、技术、劳务、营销平台等服务费,以此壮大村集体经济。西丰县郜家店镇胜利村组建20余人的专业电商团队,依托快手、抖音、微信等新媒体,进一步拓宽灵芝产品线上销售渠道,2019年以来,已实现销售额近千万元。

  四、关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各部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坚持政府引导扶持、部门各负其责、村级组织实施,带动村级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1、落实产业扶贫项目。2016-2019年,我市共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61个,投入扶贫资金3.6亿元,覆盖21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村均年增加收入1.2万元,带动贫困人口166131人次,贫困人口年均收益500元以上,基本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村村有产业项目”的目标。今年年初,全市确定产业扶贫项目250个,已开工建设241个,开工率96.4%;计划投入资金22345万元,已拨付15997万元,资金拨付率71.6%。

  2、落实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2016—2019年,全市共有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行政村169个,其中2016年至2018年扶持55个,每个财政奖补资金200万元;2019年扶持114个,每个财政奖补资金50万元。奖补资金总额度16550万元,已全部拨付相关县(市);截至2019年末,县级财政已拨付村集体经济组织奖补资金11125万元,资金到位率67%。2020年,省财政厅向我市下拨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行政村计划112个,财政奖补资金总额度5600万元。

  3.落实乡村振兴产业项目。2018—2019年全市实施乡村振兴发展项目108个,资金11386万元。其中:2018年度项目共计62个,项目资金6173万元,目前各项目基本已进入验收阶段,有41个项目基本验收合格,有21个项目需要重新调整确定,资金拨付率达25%左右;2019年度项目计划实施46个,资金共计5213万元,目前已联合市财政局制定了《铁岭市2019年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并组织各县(市)区完成了项目的筛选和申报,资金近期拨付到各县(市)区。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市委组织部和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党组织领航作用,推动全市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

  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