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第91102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快培育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

来源: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0日

中国农工民主党铁岭市委员会:

  尊敬的农工党铁岭市委!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培育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们对培育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工作的关心,提案中所提的建议,对我市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借鉴意义。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和市自然资源局结合工作实际,答复如下:

  一、健全顶层设计,优化发展环境

  为了促进铁岭榛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铁岭榛子在全国的影响力,2021年,根据市领导对我市牵头成立中国坚果籽类产业发展联盟、榛子联盟筹备工作批示意见,此项工作由市自然资源局牵头负责筹建相关工作,筹委会由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和铁岭榛子产业协会有关人员共同组成。2022年3月,榛子联盟筹委会在线上组织铁岭、山东、辽阳等地的联盟成员召开了筹备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取得很好效果。6月将在安徽省合肥市第十六届中国坚果炒货展会上举办榛子联盟成立大会。为了培养青年致富带头人,给青年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榛子联盟推选铁岭市杨帆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富安为会长。

  市农业农村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建立了“铁岭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交流微信服务平台”。邀请相关部门专家提供政策、气象、农机、植保、农技、金融等信息服务。该平台内有各县(市)区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青年农民合作社理事长、部分青年示范家庭农场主加入,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建立了联系交流、综合服务的创新平台。

  二、完善扶持举措,破解发展瓶颈

  (一)加大培育力度

  1、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重点培育农业经理人等经营管理型、种养大户等专业生产型和从事生产经营性服务的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全市共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班23期,培训农民1527人。

  2、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组织润德东北农产品供应链中心建设、产业链一体化养生馒头生产、铁岭平榛产业化发展等6个农业创业创新项目参加省第五届辽宁省农业农村创业创新大赛,其中,润德东北农产品供应链中心建设、产业链一体化养生馒头生产2个项目进入辽宁省决赛,分别获得三等奖和优胜奖。指导丽芊电子邓春依、绿荷工贸高珊、深山里合作社杨富安参加第五批全国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遴选,其中,杨富安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五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推荐名单。

  3、突出抓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2021年,全市共评选出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9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53家,通过示范评选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接受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指导,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开展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组织有需要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育省级重点班,全年累计参加省级重点班培训54人,其中合作社理事长16人,家庭农场农场主24人,社会化服务组织14人。

  (二)落实金融支持及政策扶持

  一是与人民银行铁岭市支行等部门制定并下发《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组织30家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评级,协调银行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通过信用贷款等多种方式提供融资服务,提高参与试点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可获得性。二是与邮政公司、邮储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共同促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的通知》,明确由邮政部门提供综合金融配套服务,促进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能力提升。三是落实粮食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项目,对符合条件的122个农民合作社给予贷款贴息,支持贷款150笔,支持贷款总额12757万元,贴息金额约230万元。四是2021年,全市个人涉农创业担保贷款获贷主体1804个,获贷金额2.8亿余元,争取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资金500万元,农产品深加工补助资金1600万元,扶持发展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2021年,市人社部门共扶持创业带头人304人,其中农村户籍创业带头人63人,带动就业1800余人,发放创业带头人社保补贴10.3万元。

  (三)放活土地经营权,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沃土。全市土地规模经营面积420万亩,其中:家庭承包流转面积稳定在320万亩左右,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100万亩次,带动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利用,为农村青年的创业之路提供了便利。通过铁岭农村经营管理微信公众号宣传农业农村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和《农村土地经营权出租合同》示范文本,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三、强化创新意识,提升发展能力

  1、盘活现有品牌资源。目前,全市共有绿色农产品认证54个,有机农产品品牌21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9个(原国家工商总局认证),即:铁岭大米、铁岭花生、铁岭榛子、铁岭玉米、铁岭胡萝卜、铁岭大葱、开原紫皮大蒜、开原林下参、开原大米、开原韭菜、开原榛子、开原尖把梨、开原蓝莓、昌图黑猪〈活〉、昌图黑猪〈猪肉〉、昌图豁鹅、西丰梅花鹿、清河胖头鱼〈活〉、清河胖头鱼〈非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原国家质检总局认证),即:铁岭大米、铁岭榛子、傅家花生、西丰柞蚕丝、西丰鹿茸、西丰鹿鞭;中国驰名商标6个,即:“曙光”、“嬴德”、“羽叶”、“北绿”、“美麟”、“鹿源”;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铁岭榛子,2020年由农业部认证);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铁岭榛子,由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认证);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个(铁岭榛子,2020年由农业部认证)。全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已初步形成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体系。

  2021年,为提升全市农业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市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全市农产品企业携我市青年农民合作社理事长、青年示范家庭农场主等农村致富带头人参加第十一届辽宁国际农业博览会、第二十届长春食品(农业)博览会等省内外各类农博会、农产品展销会8次,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的企业向社会集中宣传推介,使铁岭优质品牌农产品销售业绩不断提升,进一步扩大了我市特色农产品和农业品牌的影响力。

  2、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支持孵化载体市场化运营。我市高度重视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工作,持续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与管理,全力打造定位明确、功能完善、运作规范、效果良好的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大力培育创新创业主体,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政府投资开发的孵化基地等创业载体应安排一定比例场地,免费向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农村青年创业者、返乡农民工、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提供。对我市符合条件的创业孵化基地,落实市级60万元/年、县区级30万元/年补贴政策。鼓励支持各县(市)区打造市级优秀创业孵化基地,引导扶持我市创业孵化基地争创国家级、省级优秀创业孵化基地。2021年,市创业孵化示范园通过了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复评,铁岭外研创业孵化园的外研非遗网被商务部、中宣部、财政部、文旅部、国家广电总局评为“2019-2020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我市现有创业孵化基地8家(国家级1家、市级2家、县区级5家),2021年发放创业孵化基地补贴330万元。

  3、强化联结,充分发挥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枢纽作用。在带领广大农村青年创业的道路上,一个好的榜样,就是最好的宣传。杨富安,2022年被推荐为辽宁省劳模,是远近闻名的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能手,被老百姓称为“土专家”,山沟里的“金凤凰”。杨富安扎根农村,凭借家乡特有的大山,开发榛子产业,带领当地及周边村民共同学习榛子种植技术,为村民创造就业岗位;同时依托自己榛子联盟会长的身份,研究开展省内外榛子企业、合作社和榛农在生产、经营、创新、研发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切实增强农村青年就业创业的能力。

  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支持和关注!

  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