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0日
赵春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快推进铁岭市反季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蔬菜产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菜篮子”有效供应重要基础,是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我市蔬菜产业,特别是设施农业发展较早,部分乡镇(村)已具备相当的生产经营规模。
一、生产现状
统计显示,2021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 25.58万亩,总产量75.97万吨。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4.69万亩,产量20.33万吨;食用菌开发1400万棒,产量1.37万吨。蔬菜专业批发市场15处,年交易量3万吨,年交易额1.2亿元。大型蔬菜育苗中心2处,年可育各种优质蔬菜种苗2亿株以上。
二、设施布局情况
截至2021年底,全市设施农业(棚室)29109个,其中日光温室10910个,冷棚18199个。全市设施农业发展进入稳步发展阶段,依托产业基础,形成了铁岭县黄瓜、西红柿;开原“八宝韭菜”;昌图平安堡胡萝卜、冷棚甜瓜、冷棚九月青豆角;西丰冷棚食用菌等规模小区,区位独特、各具特色。
二、销售和效益概况
全市设施农业生产(蔬菜)春茬以黄瓜为主,正常情况下产品的80%销往长春、哈尔滨等北方市场;秋茬以西红柿和黄瓜为主,产品的70%销往长江以南市场。近年来,受疫情影响,我市设施蔬菜主要是销往省内和铁岭本地市场。当前时期,单棚(黄瓜、草莓)平均效益在4.5万元左右,比较稳定。
三、工作开展概况
(一)政策落实情况
市农业农村局按照部门职责,积极落实针对蔬菜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稳定蔬菜等重要“菜篮子”农产品供给。推进设施农业发展,落实种植结构调整补贴政策,对年度新建的设施农业规模小区给予不同标准的补贴资金。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举办铁岭优质农特产品电商对接会。与北京农产品流通协会“点对点”食材专委会开展合作,计划向北京社区直供我市优质农产品。有序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两年累计建成蔬菜水果仓储保鲜冷链设施107个。
(二)产业规划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要求各县(市)区要结合当地生产实际,以市场为主导,社会参与,农民自愿为原则,科学合理制定设施农业发展规划,整合资源,在新三线和102沿线的部分乡镇(村)重点包装设施农业开发项目,通过设施农业发展助力融入沈阳都市圈步伐。同时,要求各地必须坚持农地农用,坚决杜绝出现“大棚房”问题。2022年,全市计划新建设施农业6000亩。
四、下步工作思路
近一时期,受粮食生产总体形势、生产成本投入、用地资源紧张等诸多因素影响,蔬菜产业,尤其是设施农业生产遇到一定困难。农民更愿意经营大田作物,解放出劳动力外出务工,而对进行结构调整种植经济作物积极性并不高。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部门将继续推进几项工作:一是以项目带动发展。指导各地做好蔬菜产业和优质特色农产品规划,包装一批设施农业项目。二是落实补贴政策。继续向上争取扶持资金和优惠政策,努力降低补贴门槛,提高补贴标准,提高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性。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发挥院地合作优势,紧密省农科院专家团队与农民的联系,指导农民合理安排茬口,提高种植管理水平。四是千方百计帮助菜农找出路。利用好助农平台,开展发展城市配送、“农超对接”、“企业+基地+网店”等,拓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为菜农牵线搭桥。五是推进种植业“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质打造、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认证,打造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搞好品牌推介,树立品牌形象。
最后,感谢赵春惠委员对我市种植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在未来的工作中,请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相信在全市共同努力下,种植业产业将不断向上向好发展,为地区经济发展发挥好稳产保供的基础作用。
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