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第912095号提案的答复:关于畜禽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建议

来源: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0日

徐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畜禽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建议》提案收悉,建议中肯、非常珍贵。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2021年铁岭市畜禽粪污产生总量1055.6万吨,其中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产生量148.4万吨,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畜禽粪污产生量907.2万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量853.3万吨,其中畜禽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量143.9万吨,规模以下养殖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量709.4万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82%。全市606家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完成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配套率100%,其中大型养殖场313家,完成配套313家,配套率100%。

  一、制定方案,明确要求

  每年年初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都制定并下发本年度《铁岭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度,落实养殖场户主体责任,加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要求规模养殖场要严格落实《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防治条例》要求,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并确保其正常运行,或委托第三方代为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二、坚持养殖源头粪污治理,大力发展生态养殖

  一是推进种养一体化。促进有机肥资源化利用,实现过腹还田,培肥地力。积极引导和支持畜禽粪便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利用。推行以种定养,在大型规模养殖企业周边配套发展有机农业。构建“以地定畜”、“以种定养”、“种养平衡”、“生态循环”的发展模式;二是落实源头控制政策。执行“四改两分”措施,即改水冲清粪为干式清粪、改无限用水为控制用水、改明沟排污为暗道排污、改渗漏地面为防渗地面,实现固液分离、雨污分流。加强养殖场污染防治,落实污染物无害化处理设施是前提,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是目的;三是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向畜禽良种化、管理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方向发展。把标准化生产的建设内容渗透到养殖过程的各个环节,以规模化促进标准化,以标准化带动规模化。

  三、稳步实施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

  我市有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3个县区实施了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项目建设以“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为核心,以粪污资源化利用为主要措施,对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设施进行改造,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减缓常规农业生产方式给资源和环境造成的严重压力。采用畜禽粪污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和利用模式,利用农牧循环、沼气利用、有机肥加工等加大资源化利用,建设畜禽粪污集中处理设施和畜禽规模养殖场建设粪污就近收集处理利用设施,从而促进全市畜禽养殖污染减量化排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整个项目预计2022年12月末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将实现畜禽粪污收集、处理、运输、加工、利用的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可增加145万吨畜禽粪污处理能力,可年生产有机肥34万吨,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可提高到80%以上。

  四、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和宣传

  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印发宣传资料、现场观摩、进场入户指导等方式,宣传推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模式、经验做法,切实增强畜禽养殖场的主体责任意识和绿色发展意识。2021年共组织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和宣传次数8次,培训1200余人次,发放宣传册720余份。

  今后,铁岭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储备,加快成熟技术模式集成,立足地区实际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研究,积极推进堆粪场、污水沉淀池、雨污分流等设施建设,加强示范引领,总结提炼一批低成本、可复制、能推广、绿色高效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新典型、新模式;不断加大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提高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培育一批粪肥经纪公司、经纪人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粪肥收运、施用服务,促进粪肥还田;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粪污处理项目政策资金,帮助养殖场(户)降低粪污处理成本;进一步推进专业养殖户和畜禽散养户粪污处理和利用工作,从粪污还田、生产有机肥、生态床发酵、沼气分解利用、发电等多方面入手,多渠道、多形式充分开发利用畜禽粪污,综合施策,变废为宝;通过宣传引导,大力推广有机肥使用,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以种养结合为主,因地制宜推进非规模散养户的整治工作,不断增强散养户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步改善村屯生态环境,最终彻底消除因畜禽粪污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