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第912010号提案的答复:关于科学有效落实“双减”政策落实的提案

来源: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25日

富立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科学有效落实“双减”政策落实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领导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减”工作,先后六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辽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和国家、省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专题研究我市“双减”工作贯彻落实意见。市委书记宋诚同志多次就“双减”工作作出批示。市长隋显利同志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双减”工作,听取工作汇报,了解“双减”工作进度,提出指导意见。市委、市政府将“双减”工作纳入了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重点任务,纳入全市“千名干部百项攻坚行动,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列入到重要议事日程。在2021年群众满意的实事评选活动中,“双减”工作高票入选。

  (二)强化组织机构,建立工作机制

  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要求,我市成立了铁岭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及分管教育工作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及市教育局主要领导任副组长,13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统筹推进全市“双减”工作,各县(市)区均参照执行成立了领导小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铁岭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各项措施,细化责任分工,保障“双减”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乐天部长、杜妍副市长主持召开了由市教育局牵头,市“双减”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的“双减”重点工作协调会、部署会、推进会33次。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组成六个市级“双减”工作专班,实行包保责任制,定期深入各县(市)区督导检查“双减”工作落实情况。八个县(市)区级专班,认真落实属地责任,分工合作,力求实效。

  (三)加强协同配合,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1.培训机构治理效果显著。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到100%。经过六轮攻坚行动,截至2021年12月8日,全市原有269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清零(其中144家转型,125家关停),我市成为全省第2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清零市,经验做法在全省作经验分享。二是加大对违规校外培训行为查处力度。市县两级“双减”督查专班对违规校外培训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截至2022年5月19日,累计排查校外培训机构、自习室、托管班19023家次,查处违规校外培训机构19个,为192名学生家长退费金额达120.908万元人民币。查处在职教师违规有偿补课15起18人,根据情节,分别给予警告、降低专业技术职称、调离原工作岗位、撤销班主任职务或者是行政职务等处分。三是开展校外培训广告治理专项行动。各县(市)区教育局联合市场局、公安局、综合执法局等部门累计出动3072人次,共排查校外培训广告4207处。拆除违法违规宣传广告牌匾155处,全面净化了校外培训环境。

  2.校内教育进一步提质增效。一是成立作业监管专班。组织作业管理专题培训和应急培训37次,参训人员15460人次。目前,我市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时间控制达标比例为100%,建立作业公示制度的义务教育学校比例已达100%。二是实现课后服务“5+2”全覆盖,学生参与率达到了97%以上,有效解决了学生放学早、家长下班晚的“三点半难题”。三是课堂教学质量切实提升。开展研训活动337场次,参与研训教师19000余人次。全市35个学科2751名教师参与我市中小学精品课展评活动,上传精品课2814节。

  二、存在问题

  一是“双减”作为一项长期系统的教育改革工程,目前很多家长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对“双减”政策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透彻。二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虽然已经清零,但出于一些家长的需求,学科类校外培训隐形变异情况还时有发生。三是校内减负提质虽已初见成效但和人民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深入开展“双减”政策宣传解读和维稳应急处置工作。认真做好校外培训机构、家长等各方面思想工作,争取广泛理解,达成共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要通过宣传让家长从思想源头上、从孩子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上理解“双减”政策;要让校外培训从业者从国家发展大局上支持“双减”改革;要让广大教育工作者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五育并举”的角度践行“双减”工作各项要求。建立健全形势研判和应急处理机制,制定风险防范化解预案,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反应、科学应对、依法处置,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二)巩固深化校内减负提质工作成果,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双减”工作的满意度。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巩固中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工作成果,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积极宣传课后服务典型经验,收集学生需求,探索能最大化满足学生需要的课后服务方式。支持鼓励更多学校在寒暑假、休息日开展托管服务。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缩小义务教育学校地区间、城乡间、校际间差距,均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2022年底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100%。

  (三)继续深入开展违规校外培训有效治理工作。提升“双减”各成员单位工作效能,进一步压实责任,明确任务指标,提高协同作战能力;完善“双减”执法队伍职能,选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志愿者、学校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成员单位人员充实到“双减”社会监督员和网格员队伍中来,点对点落实责任、细化分工、定期汇报,交流改进工作。

  (四)切实减轻教师负担。切实将国家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待遇政策落实到位。推进教师权益保障,出台制度性文件,明确职责,实行目录清单,担负起教师减负的职责。规范组织教师参加检查考核评比填表及各类社会性事务。完善教师培训制度,精准教师培训内容,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培训和教研培训实效,筛除不必要的培训内容。要融合教研训活动,不重复组织。教师学分培训严格控制次数,相同等次只需参加一次。清理与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无关的各种活动,优先保障教育教学活动,让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高专业化水平,保障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铁岭市教育局(印章)

  2022年5月30日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