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922070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农村畜禽粪污治理工作的建议

来源: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4日

姜红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畜禽粪污治理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2年铁岭市畜禽粪污产生总量1055.6万吨,其中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产生量148.4万吨,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畜禽粪污产生量907.2万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量853.3万吨,其中畜禽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量143.9万吨,规模以下养殖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量709.4万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82%。全市734家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完成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配套率100%。

  一、工作思路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以粪污无害化处理、粪肥全量还田为重点,促进畜禽粪污低成本还田利用,积极稳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努力探索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按照“以用促治,利用优先。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科学管理,高效利用。依法监管,落实责任”的基本原则,促进源头减量,拓宽粪肥利用渠道,积极推行种养结合,科学规划布局,加强技术研究推广。

  二、推进措施

  (一)加快畅通粪肥还田渠道,推进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

  打通种养循环通道,促进就地就近利用,推进种养业协同发展。大力扶持种养合作,引导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合理半径内(以乡镇为单位)与畜禽规模养殖场相衔接,实现无害化处理后的畜禽粪肥就近还田利用。让养殖户的多余的粪污有去处,又让合作社有机肥料有来源,让养殖粪污综合利用形成闭环。因地制宜地解决粪肥还田“最后一公里”问题。要大力推广堆(沤)肥、全量收集还田利用等经济高效的利用方式,推动畜禽粪污就地就近肥料化还田利用。

  (二)落实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主体责任

  加强《铁岭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贯彻,按照“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养殖场户主体责任。指导养殖场建立粪污处理台账。新(改、扩)建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要以还田模式为重点,需配套与养殖规模和处理工艺相适应的粪污消纳用地应按照《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要求,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及配套土地面积根据种植品种不同一般按照2-5吨/亩粪肥测算,配备必要的粪污收集、贮存、处理、运输、利用设施一般按照固体粪污暂存场容积不小于单位畜禽固体粪污日产生量(立方米/天.头、只、羽)×暂存周期(天)×设计存栏量(头、只、羽),液体粪污贮存发酵设施容积不小于单位畜禽液体粪污日产 生量(立方米/天,头、只、羽)×贮存周期(天)×设计存栏量(头、只、羽),贮存周期依据当地气候条件与农林作物生产用肥最大间隔期确定,推荐贮存周期最少在180天以上,鼓励采取加盖等措施,减少恶臭气体排放和雨水进入。对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或自行建设的配套设施不合格,或未委托第三方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的,不得投入生产或使用。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推进农业技术指导与环保执法监管有效衔接。

  (三)加强科技及装备支撑

  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指导和服务。组织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先进工艺、技术推广工作,执行和完善相关标准,提高资源转化利用效率。推广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粪便垫料回用,干湿分离收集,防渗漏、防雨淋、防外溢设施贮存,粪污肥料化利用等经济实用技术模式。以畜牧大县为重点,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加强示范引领,提升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

  (四)强化畜禽粪污收集利用处理体系建设

  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三个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已于2022年12月完成验收,市农业农村局通过指导三个项目县依托已建成的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有机肥厂等主体,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行,建立粪污收集利用处理体系,开展粪肥收运施用服务,构建市场化机制,打通粪肥还田利用瓶颈。

  目前,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有机肥厂)正常运行,其中,铁岭县牧原集中处理中心采用上门收取的15公里范围内免费收取,以外按照6元/公里收取运输费用。目前,已累计接收粪污7900吨,生产有机肥1475吨,销售及自用1186吨。先进粪便收集中心与专业有机肥生产机构进行合作运行,按照20元/立方米进行粪污原料收集。目前,已收集粪便2.7万吨,加工完初级肥料6500吨,已销售约2000吨。开原市采用与嬴德肉禽、胜利牧业、亚辉牧业三家大型肉禽养殖企业签订畜禽粪便收储转运协议,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无偿提供给有机肥厂,有机肥厂自行承担运输费用;昌图县采用自己收购+雇佣第三方运输公司的模式,收集粪污4.95万吨,生产生物有机肥粉剂:7550吨,生产生物有机肥颗粒:9695吨,销售有机肥5000吨。

  (五)强化构建防范风险的监督机制

  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指导和监督,落实属地工作责任。以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建设、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为重点,层层传导压力,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定期通报考核结果,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建立激励和责任追究机制。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养殖场户,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加强监督执法,推进农业技术指导与环保执法监管有效衔接。

  四、工作成效

  (一)树立村规民约,西丰县“七步工作法”法实现畜禽粪污治理与生态建设融合发展

  为有效控制养殖面源污染,保护良好生态环境,西丰县通过半年时间的广泛深入调研和总结,结合西丰县畜禽粪污治理现状,探索出一条畜畜禽粪污治理治理新路子,粪污还田“七步工作法”,即:“村规约束、排查分类、干部包户、建立台账、院内暂存、分散堆放、长效监管”。由此形成了农牧结合、生态高效、资源循环、环境友好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模式。

  “七步工作法”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确保了畜禽粪污治理全覆盖,提升了群众认知度,家喻户晓、人人参与,做到了就近、就地利用,基本消除了粪污乱堆、乱放和直排现象,实现了种养结合,黑土地保护的意义,显著提高农家肥利用量,同时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同比增长5%,最重要的是切实改善了村屯内居住环境和畜牧业发展环境。

  (二)加快畅通粪肥还田渠道,昌图县实施畜禽养殖散户粪污集中堆沤,统一利用模式。

  昌图县是畜禽养殖大县,散养比例较高,大量的畜禽粪污长期处于粗放管理,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昌图县探索出一条“畜禽养殖散户粪污集中堆沤+种植业合作社上门收集统一发酵还田模式”,让养殖户的多余的粪污有去处,又让合作社有机肥料有来源,让养殖粪污综合利用形成闭环。昌图县的阳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是昌图县规模较大的合作社之一,流转土地2万余亩进行玉米、黄豆等农作物种植。2021年在昌图老城镇政府的推动下,阳宇合作社与全镇重点养殖户签订了畜禽粪污收纳合同,在全镇的13个行政村选定了合适的粪污集中收集点,由村委会负责管理。除去养殖户自家田间地头堆沤的粪肥外,多余的粪肥都集中堆放至收集点,当收集点粪污量超出堆放能力时,由村委会联系阳宇合作社出车,将粪污运送到合作社堆放点进行发酵。

  通过以上收集、处理、利用的模式,昌图老城镇基本实现了畜禽粪便的全量化收集和利用,亩均施肥1立方米,每亩成本控制在100元左右,形成了低成本、可推广的粪肥利用机制。

  铁岭市农业农村局在探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推进农村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市畜禽粪污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紧盯畜禽粪污治理,从粪污还田、生产有机肥、生态床发酵等多方面入手,开展粪肥收运施用服务,构建市场化机制,打通粪肥还田利用瓶颈。多渠道、多形式充分开发利用畜禽粪污,综合施策,变废为宝,逐步改善村屯生态环境。

  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