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铁岭市科学技术局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5日
中国民主同盟铁岭市委:
贵团体提出的《关于加快扶持科技赋能农业,引领打造铁岭全域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强化科技创新推广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推进打造铁岭全域现代农业示范区,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在加快扶持科技赋能农业,引领打造铁岭全域现代农业示范区方面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目前已经开展的工作及成效
1、培育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推进完成2021年度、2022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共计培训高素质农民1460人,重点面向新型经营主体成员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及种养大户,主要培训新型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负责人及骨干,并按就近培训原则建立培训班。2022年年内,全市共举办线下培训班19期,发放各类学习资料3600余册。同时,组织各县(市)区基层农技推广员、高素质农民及相关业务部门工作人员等参加“辽宁空中课堂专家授课农业科技培训助力春耕生产”培训活动,通过“云上智农”软件重点围绕水稻、玉米、大豆、花生、蔬菜、果树等产业开展线上培训,助力我市农业生产。
2、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2022年我市共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35个,其中:种植业基地25个、畜牧业基地8个、水产科技示范基地1个、农机示范基地1个。以各类基地为平台示范推广农业主推技术,开展农技人员现场实训,组织示范主体观摩学习,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在种植业、畜牧、农机三大推广体系中,共选聘517名技术指导员,共遴选确定农业科技示范主体1643个,农技人员与负责示范主体均签订协议书,建立了完善的示范主体档案。并将示范主体信息全部录入中国农技推广平台系统。每位农技人员对负责的示范主体上门指导服务不少于5次。涉及当地主要农业产业的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骨干和种植大户。同时,为提升农技人员业务能力,选派77名农技员参加省级种植业、农机重点班培训。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优化农技人员知识结构,推进我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8月,我局在辽宁职业学院开展了两期农技推广人员培训,每期5天,从种植业、畜牧兽医两方面系统地为全市245名基层农技人员传授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内容包括保护地耕作技术及粮食减损关键技术、设施蔬菜生产实用技术模式、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规模化养猪场疫病防治技术、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等。通过深入学习、交流,切实提高了基层农技人员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3、推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种业振兴行动,以中共铁岭市委办公室、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了《铁岭市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提出了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以及保障措施,为实施好铁岭种业振兴行动提供了政策依据。2022年,我市各类农作物育种单位共有76个农作物品种获得了新品种审定证书,新品研发的数量较去年有大幅提升,其中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作为我是最主要的公立性良种研发单位共有10个农作物新品种获得审定证书。铁丰31、铁豆37等大豆新品种已成为辽宁省主栽品种,播种面积占辽宁省大豆种植面积的50%以上;铁研58、铁研919等已是辽宁、吉林两省玉米主栽品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铁粳系列水稻品种、铁花系列花生品种在全省适宜地区均有一定种植面积。
4、科技强农惠民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继续推进,助力全市脱贫攻坚取得实效。目前,全市共争取32个省级科技特派团支撑服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培训农民技术员1200余人,申报的星创天地中有2家通过国家备案,有9家通过省级备案;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不断有序推进,目前共有铁岭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昌图县昌图镇、八面城镇2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昌图县成为全省首批6个获批建设的省级创新型县(市)区之一,铁岭县申报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县取得重大进展。
二、下一步主要开展的工作
1、加快支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依托市农业科学院现有的条件优势,加强与中科院沈阳生态所、省农科院、沈阳农大等科研单位的合作,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高层次人才,大力吸引省级农业专家和农业科技企业到本市建设长期稳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及实验站点,开展良种联合攻关。支持龙头企业采取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建立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开展优质高产抗逆宜机收玉米等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
2、在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加大支持力度。推进“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依托我市农业产业基础和优势,围绕全市粮油、畜牧、特色产业“三大产业集群”和玉米、水稻、生猪等“十大产业链”解决产业链条发展中的关键技术,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围绕全市粮油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推动粮油产业向优质化、绿色化、精深化方向发展,加强专项品种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种子资源。围绕全市饲料工业布局,开发新型生物发酵饲料、预消化饲料、以及精准配伍、功效明确的高品质饲料。围绕全市反季节蔬菜生产,研究贮运加工关键技术及果蔬加工品控关键技术。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及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集成、示范和推广,提升科技对现代农业、农村民生、农村区域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化经营。
3、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技术。围绕省种质资源创新工程和我市优势,加强主要粮食品种供给保障,重点开发培育大豆、玉米、水稻等品类。做强铁岭地方特色品种,重点开发柞蚕、梅花鹿、榛子等产业链的创新链布局,补齐农业产业链的科技创新短板。研究开发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重点开发稻米、玉米、花生、大豆等粮油产品深加工技术;粮油果蔬农产品贮运加工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预制食品、脱水菜加工品控技术;即食食品、休闲食品、保健食品加工关键技术。重点开发新型生物发酵饲料、预消化技术的新型饲料、无抗生素仔猪保育料等精准配伍、功效明确的高品质饲料产品的关键技术。重点开发微生物多糖减肥增效肥、悬浮态土壤调理剂肥、中微量元素生物菌肥、复方控释春玉米专用肥等高效专用肥的技术。重点开发农业高效机械化生产、智能精细作业与管理、智能作业装备与设施关键技术,保护性耕作机械、免耕机车载终端及远程作业监测系统。
4、建设全域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大力推动智慧农村建设。积极做好黑土地保护工作,落实中科院与辽宁省政府共同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框架协议,在昌图县建立黑土粮仓示范区,配合做好保护性耕作、地力提升等农业技术研究示范推广及服务。建设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创新研究中心,配合做好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种养一体化、现代智能农机装备研发,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借助铁岭县建成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县、全市筹建全域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契机,陆续启动开原市、昌图县、西丰县等示范区创建工作。继续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大力推动智慧农村建设。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全面深度融合应用,夯实数字农业基础。重点开展铁岭县张庄5G数字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生猪养殖数字农业创新基地建设、超产花生新品种数字化技术示范区建设等。
5、为科技赋能农业提供科技服务和人才支撑。全力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引导和激发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深入农村一线开展科技创业和技术服务,推进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每年派出科技特派团10个,培训农民技术员300名,实现一村一名农民技术员的目标。加强星创天地建设,引导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等创办星创天地。
铁岭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