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922073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构建产业新业态,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

来源:铁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7日

盛艳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产业新业态,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在以西丰县为示范基地,推动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方面

  为推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我市编制印发了《铁岭市农产品加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主要目标和任务,围绕粮油、肉类、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功能性食品等5个发展方向,重点培育粮油、畜牧、特色产业3个产业集群。其中,西丰梅花鹿、林下参等优质道地药材是我市发展功能性食品重要的原料生产基地。

  市农业农村局一直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大力支持西丰县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为西丰县争取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项目,获得资金1000万元,用于发展鹿产业。经过多年的

  支持发展,西丰县以鹿为主导产业获批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主体;西丰县生命健康产业园获得了首批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集聚区称号;西丰县获批了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资格。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增先进加工设备投资补贴等产业融合项目,支持鹿宝堂、金丹药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带动西丰中草药产业发展。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依托我市肥沃富饶的黑土地、干净富足的辽河水,发挥农业优势,积极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指导西丰县争取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2000万元;指导西丰县以鹿为主导产业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两品一标”认证、农产品品牌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支持西丰县加快发展中医药产业。

  二、在宏扬中医文化,构建产业新业态,发展医养产业方面

  (一)努力促进中医药文化弘扬传播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弘扬中医药文化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和责任。近两年,市卫生健康委每年都会举办2场大型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现场以宣传片、文艺汇演、中医药展示、健康义诊、中医特色疗法体验、膏方品尝、DIY香囊、宣传板等形式,普及国家中医药法规政策,宣传中医药健康文化;每年联合铁岭市中医养生保健协会,利用传统文化节日“中国大甸子羊汤文化旅游节”开展宣传活动,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羊汤饮食传统药膳,为群众提供健康咨询(义诊)、体验、赠药等活动;去年还借助学雷锋办实事活动,融入中医传统保健功法推广活动。此外,还在基层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健康知识角4个,在定点时时发挥中医药文化宣传作用。今年,市卫生健康委计划建设3-4个中医药健康宣教基地,发挥文化展示和传播功能,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提高民众中医药文化素养。

  (二)推动中医药健康产业新业态——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我市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特别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是实现健康养老的有效路径。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建设工作,引领带动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推动中医药在增进健康、发展经济、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对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拉动内需、引领消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市卫生健康委通过近几年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健康养老服务当中的独特优势作用,先后培育了昌图东嘎中医院和昌图县馨慈医院2家有影响力的示范单位,带动引领了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健康养老服务质量和层次又有新的提高,并逐步形成中医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嵌入式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与养老机构紧密结(融)合、中医药与养老机构签约式服务等几种主要模式。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适应多层次、多样式养老服务需求,进一步焕发了生机和活力,推动了医养结合产业的深入融合发展。

  市卫生健康委还适时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建设回头看工作,通过自查督导、调研推动,进一步梳理分析、总结经验、找准方向、挖掘潜力,力争把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工作持续推进,推动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产业不断深入融合发展。

  三、在地方医疗机构建设中医门诊,将中医消费纳入医保报销范畴方面

  1.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一直鼓励我市各地医疗机构积极建设中医门诊,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广泛的中医药服务。对于从事中医行业人员的行医资格、职称评比等方面也一直非常重视,鼓励更多的人从事中医行业,促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在民营医疗机构执业的中医人员同样纳入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范管理,在行医资格、职称评比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人员执行同样的标准要求。根据省人社厅《关于印发2022年全省职称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辽人社发〔2022〕6号)、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政策文件《关于做好2022年全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辽卫办发〔2022〕137号)要求,市卫生健康委组建了铁岭市卫生系列(中医)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按照市三甲、市级、县区、乡镇四个层级,根据业务等级标准进行职称评审工作,民营医疗机构的中医同样执行此等级标准。对于中医自学人员,按照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和《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卫生部令第52号)有关规定,可以按照要求和程序,通过跟师学习或依法从事传统医学临床实践活动达到报名条件后,参加省、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和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考核,逐步取得行医资格。

  2.市卫生健康委非常重视中医从业人员的培养引流。2019年我市率先省内其他城市举办了第一届“辽宁省‘西学中’铁岭培训班”,历时2年为我市培养171名“西学中”人才;5年来,还通过“送出去”的形式,送省培养“西学中”人才100余名;我委正在积极与省沟通,争取举办第二届“辽宁省‘西学中’铁岭培训班”,计划培养180人。此外,今年市卫生健康委制定并出台了《铁岭市第一届名中医、青年名中医和民间名中医评选工作实施方案》,激励我市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促进我市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计划于6月底前完成全部评选工作。

  3.市医保局积极将中医消费纳入医保报销范畴。根据《关于印发铁岭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铁市医保发〔2019〕83号)、《关于印发铁岭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实施细则的通知》(铁医保〔2022〕67号),我市城乡居民和职工医保已经建立普通门诊统筹,执行国家、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医用耗材和诊疗项目支付范围,符合目录的药品及项目(包括中医)已经纳入其中。2023年,我市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将正式实施,届时会将中医优势病种纳入支付范围,给予一定倾斜政策,目前文件正在起草中,预计7月起实施。

  铁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