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人民政府 TIELING.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 主题分类:应急管理
  • 信息名称:关于印发《铁岭市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
  • 成文日期:2021-09-28
  • 发布日期:2021-09-30
  • 文号:铁应急发〔2021〕38号

关于印发《铁岭市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铁岭市应急管理局 时间:2021-09-30 10:49:42

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局、各有关保险机构、局有关科室:

  现将《铁岭市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贯彻落实

   

    (此件公开发布)

                                                                                                                                                                                                                        铁岭市应急管理局       

                                                                                                                                                                                                                           20219月28       

  铁岭市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切实发挥保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管控和事故预防功能,根据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辽宁省安全生产条例》《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保监会 财政部关于印发<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办〔2017140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辽政办〔201847号)、《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规范》(AQ9010-2019)和《辽宁省应急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的通知》(辽应急2021〕15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结合我市工作实际,现就推进安责险实施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原则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在高危行业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有关规定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坚持由政府引导推动,市场商业运作,生产经营单位参加的原则,由保险公司和第三方社会化服务机构共同提供“事前预防、事中检查、事后赔偿”服务的市场运行模式,实行市场化双向选择,充分发挥保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管控和事故预防功能,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投保与承保、服务与评价体系,协同开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管控,有效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改善,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工作目标

  依法在全市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强制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并覆盖生产经营单位全体从业人员,鼓励其他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责险。建立健全安责险制度体系和运营服务机制,进一步规范保险服务保障机制和事故预防机制。

  、工作流程

  (一)保险机构基本条件

  承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保险机构为经保监会批准的保险机构或保险中介机构,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资质和能力,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商业信誉情况;

  2.偿付能力水平;

  3.开展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业绩和规模;

  4.拥有风险管理专业人员的数量和相应专业资格情况;

  5.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事故预防服务情况;

  6.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信息管理平台建立情况。

  (二)事故预防服务

  保险机构每年应当从保险费中提取不低于保费总额15%的事故预防费用,由保险机构统筹安排,专款用于支持、协助投保的生产经营单位预防事故发生,为投保企业提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服务项目:

  1.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制作发放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资料,举办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教育培训。

  2.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安全评价。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安全评价和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提出风险防控措施建议, 发布风险预警信息。

  3.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开展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提出隐患治理措施与方案。

  4.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编制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案,制、修订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

  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和效果评估。

  6.安全生产科技推广应用。组织安全生产技术交流研讨,推介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装备。

  7.其他有关事故预防工作。

  (三)投保和理赔

  安责险的保费由生产经营单位缴纳,不得以任何方式摊派给从业人员,不得在签订安责险合同过程中强制生产经营单位购买其他商业保险或提出其他附加条件。按照《辽宁省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要求,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金额,保障范围包含投保单位从业人员人身伤亡赔偿,第三者人身伤亡和直接财产损失赔偿,医疗救护和事故抢险救援、法律诉讼等费用。涉及人员死亡的,每人累计赔偿限额不低于70万元。保险费率与投保单位的风险程度、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近3年事故发生频次、安全生产状况、安全诚信、事故赔付率等状况相挂钩。连续3年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投保单位实际保险费率在基础费率的基础上累计下浮不超过40%,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一年内连续发生2起生产安全致人死亡事故的,累计上浮不超过150%。

  实施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推动落实

  各县(市)区应急局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主要负责人亲自负责,明确责任部门和专人负责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全力推进本地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领域安责险强制实施工作。各地区安责险推动落实情况将作为对各地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加大宣传动员力度。

  各县(市)区应急局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安责险的宣传力度,不断增强企业投保意识;各保险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开展安责险的推行工作。

  (三)加强保险机构的监督管理。

  各县(市)区应急局要加强与保险机构联系合作,建立定期沟通协调制度。各保险机构应使用省应急厅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录入生产经营单位投保情况,并按照事故预防技术服务规范要求,对投保单位开展事前预警、事中风险隐患排查、事后救援和赔偿服务,每年对事故预防技术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进行1次自评或第三方评估,并将评估报告上报属地应急管理部门。市应急局结合企业调查问询等方式对保险机构上报的年度评估报告进行抽查评比,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开,对弄虚作假、涉嫌违规的将通报至市银保监局。

  )加强高危行业的安全监管。

  各县(市)区应急局及局机关有关科室要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加大对生产经营单位参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情况的检查力度,把生产经营单位是否按规定参保作为考量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投入、诚信建设等方面的参考内容。要充分利用新《安全生产法》中关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条款,督促监管的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高危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责险,并做到应保尽保,保足保全应保未保的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新《安全生产法》有关条款,进行行政处罚。加强对保险机构开展安责险预防服务和预防费用支出的监督检查,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拒不整改的,将其纳入安全生产领域联合惩戒“黑名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开。生产经营单位要积极配合保险机构开展预防服务,对服务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按保险机构做出的评价报告建议及时整改,对于拒不整改的生产经营单位,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