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 来源:铁岭市乡村振兴局 时间:2022-06-07
一、单位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1)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扶贫开发的法律法规,组织、协调、指导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组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规划,拟定农村贫困人口扶持标准。
(3)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扶贫资金分配方案,指导、检查、监督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指导跨地区重点扶贫项目。
(4)组织开展扶贫信息体系建设,组织对扶贫开发情况进行统计和动态监测,指导扶贫系统统计信息工作。
(5)协调社会各界的扶贫工作,协调市级党政机关及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工作,负责有关扶贫的交流与合作。
(6)承担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7)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2.机构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按照《中共铁岭市委办公室 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铁岭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铁室发﹝2018﹞88号)精神,2018年12月25日铁岭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成立,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3.人员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2020年度是有在职人员18人,其中行政编制人员17人,机关工勤人员1人。本年新增人员1人,为行政编制人员。(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今年以来,严格落实“完成、巩固、提升、预防、整改”工作要求,紧盯剩余1819人脱贫退出,巩固年收入低于5000元的19679人脱贫成果,提升86922人、216个销号村和1个摘帽县脱贫质量,以强有力的措施全面提升脱贫质量。截至目前,全市预脱贫1819人全部达到脱贫条件,达标率100%;低收入已脱贫19679人年收入全部超过5000元,占比达到100%。
1.完善督战体系,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实行挂图作战、挂帅领战,全面建立抓脱贫攻坚落实的责任体系、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全市脱贫攻坚会议、普查动员部署会议及问题整改推进会议、就业扶贫会议等11次全市性大会,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10次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士伟书记先后在西丰、昌图、开原和铁岭县逐县召开现场推进会,针对各地存在短板,分县区推进扶贫工作。显利市长5次召开办公会,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四大班子齐抓共管,35位市级领导干部带头走访联系点、探访贫困户,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各县(市)区主要领导亲自上手、亲自部署,组织乡镇党委书记遍访887户预脱贫户,乡镇长遍访年收入低于5000元的已脱贫户,因户因人施策,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突出产业扶贫,建立带贫减贫机制。按照收益率不低于10%的标准,今年实施的275个产业扶贫项目已初见成效,年人均收益800元以上。完成对2016年以来已实施的730个扶贫项目全覆盖审计,建立资产权属归村集体、经营权归带贫主体、收益权归贫困户、管理权归乡镇“四权分置”管理机制,全市6.6亿元扶贫资金固化为扶贫资产,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蓄了强劲动能。采取自主发展产业项目奖补方式,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自种自养、庭院经济和“五小”产业项目,累计发展到户小型致富项目15134个。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059.5万元。
3.强化就业扶贫,有效激发内生动力。持续开展事业单位招考安置贫困家庭大学生61人,其余未考录贫困家庭大学生采取国企岗位兜底等方式全部安置。加大公益岗位开发和技能培训力度,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15021人,其中,外出务工8302人、县内灵活就业5045人、政策性公益岗位安置897人、扶贫载体吸纳777人。
4.狠抓政策落实,“3+1”保障全面达标。全力推进危房改造,投入资金3464万元,改造贫困户危房1650户。此外,各县(市)区又拿出2095.32万元,修缮“四方面问题”房屋5962户。全力推进健康扶贫,将86922名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五重保障”,鉴定门诊特慢病8361人、“两病”23612人,医疗补充保险赔付501.05万元、惠及18919人次,健康保赔付1034.66万元、救助14911人次,真正实现了贫困人口看病住院、日常用药、域外就医全过程有保障。全力推进教育扶贫,落实“两免一补”以及市定免伙食费和校服费政策,发放各类教育资助资金680.91余万元,受益学生5123人。全力推进低保兜底,做到应保尽保,在卡82291人中纳入45144人,保障率54.9%,纳入比例保持全省前列。全力推进饮水安全,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排查暗访4次,解决饮水安全问题78个,投入资金2805.51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47处,确保贫困群众喝上放心水。
5.夯实要素保障,持续提升脱贫成效。加大投入力度,落实扶贫资金3.16亿元,市县两级财政投入9844万元,同比增长103%。凝聚帮扶合力,在市级领导帮扶、驻村帮扶、“一对一”帮扶、企业帮扶基础上,组织739个市直机关党支部结对帮扶887户预脱贫户,跟踪监督政策落实,引导发展庭院经济;出台选派干部管理约法三章,压实驻村帮扶责任;印发3万册脱贫攻坚口袋书和5万册健康扶贫宣传手册,有效提升扶贫政策知晓率。创新扶贫方式,完成贫困户二维码上墙,创建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成功打造“互联网+扶贫”模式。与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合作,在全省率先开展“ 保”试点,对因病因学因灾致贫返贫进行理赔,理赔6199笔,赔付787.6万元,有效遏制了贫困增量。
6.严格督导考核,工作作风持续好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开展脱贫攻坚大起底、大排查、大整顿、大提升专项行动,扶贫部门和“五个一批”行业部门每月持续督战暗访,纪检、组织、宣传、机关工委、督查等部门多方发力、问政扶贫,各县(市)区纷纷开展拉网式大排查,有效推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政策落实。扎实开展脱贫攻坚普查自查,抽调7045人,对41150户贫困户和1036个行政村进行了全覆盖普查。坚决抓好各类问题整改,建立部门和地方双台账,实行双销号,圆满完成省普查抽查及其“回头看”和第三方评估迎检验收工作。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本年度收入预算安排250.44万元,比上年度增加44.58%;支出预算250.44万元,比上年增加44.58%。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本年度财政拨款收入250.44万元,比上年度增加44.58%;支出250.44万元,比上年增加44.58%。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1)本年度收入预算安排250.44万元,实际决算收入250.44万元。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1)我单位为全额拨款行政单位,本年收入250.44万元全部为财政拨款收入,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2)本年支出250.44万元。按照支出性质,基本支出201.22万元,占80.35%,项目支出49.21万元,占19.65%;按照支出经济分类,工资福利支出178.33万元,占71.21%,机关商品和服务支出70.49万元,占28.15%,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0.45万元,占0.18%,机关资本性支出1.15万元,占0.46%。
3.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2020年“三公”经费决算数6.77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0万元,公务待费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费6.77万元,公务用车购置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保有量1台,国内公务接待累计批次0次、团组0个、人数0人。
(2)会议费支出情况:2020年会议费支出1.24万元。
(3)培训费支出情况:2020年培训费支出3.95万元。
4.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分析。
2020年财政拨款收入250.44万元,全年支出250.44万元。按照支出性质,基本支出201.22万元,占80.35%,项目支出49.21万元,占19.65%;按照支出经济分类,工资福利支出178.33万元,占71.21%,机关商品和服务支出70.49万元,占28.15%,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0.45万元,占0.18%,机关资本性支出1.15万元,占0.46%。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2020年无资金结转结余情况。
(四)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概述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基本上完成了项目评估管理、监督检查、资金绩效评价、资金管理、数据核查、扶贫宣传、脱贫成效监测等既定目标任务。
三、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本单位财务管理、绩效管理、决算组织、编报、审核情况。我单位能够认真执行财务管理、绩效管理相关工作要求,依据市财政局《关于与开展2020年度部门决算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对账、决算软件填报、审核、撰写报表说明和决算分析报告、上报材料等工作程序,扎实开展决算编报工作。
(二)本单位决算及绩效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我单位将认真执行财政局关于决算及绩效信息公开的相关要求,开展公示公开工作。
附: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一、行政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支出增长率,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的增长水平。计算公式为:
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额÷上期支出总额-1)×100%
2.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衡量行政单位当年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调整预算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3.人均开支,衡量行政单位人均年消耗经费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数÷本期平均在职人员数×100%
4.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项目支出比率=本期项目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5.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本期人员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公用支出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6.人均办公使用面积,衡量行政单位办公用房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均办公使用面积=本期末单位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本期末在职人员数
7.人车比例,衡量行政单位公务用车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车比例=本期末在职人员数÷本期末公务用车实有数:1
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衡量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预算收入完成率=年终执行数÷调整预算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收入数
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调整预算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2.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衡量事业单位事业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
3.人均基本支出,衡量事业单位按照实际在编人数平均的基本支出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实际在编人数
此外,行业事业单位还可根据相关财务制度规定和分析需要增加相关分析指标,如:
1.财政拨款依存度, 衡量部门(单位)对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
财政拨款依存度=财政拨款收入÷收入总额×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