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 来源:铁岭市生态环境局 时间:2023-06-05
铁岭市生态环境局
二〇二三年六月五日
目 录
第一章 生态环境总体状况
第一节 空气环境质量
第二节 水环境质量
第三节 声环境质量
第四节 自然生态环境质量
第二章 措施与行动
第一节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
第二节 蓝天保卫战
第三节 碧水保卫战
第四节 净土保卫战
第五节 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
第六节 项目审批和排污许可管理
第七节 环境宣传教育
第一章 生态环境总体状况
第一节 空气环境质量
2022年,铁岭市环境空气质量全年达标314天。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86%,高于省政府考核目标2.4个百分点,比2021年下降2.5个百分点。
一、空气质量
2022年,铁岭市城市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年均值为32微克/立方米,优于省政府对铁岭市绩效考核目标(35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年均值为55微克/立方米,不超标;二氧化硫(SO2)浓度年均值为10微克/立方米,不超标;二氧化氮(NO2)浓度年均值为27微克/立方米,不超标;一氧化碳(CO)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值为1.1毫克/立方米,不超标;臭氧(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浓度值为146微克/立方米,不超标。
![]() |
2022年城市环境空气各项污染物季浓度变化情况
二、空间分布情况
2022年,铁岭市环境空气中各项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银州区较高、新城区较低,但新城区二氧化氮浓度高于银州区。
2022年铁岭市环境空气各项污染物浓度值及分指数
点位 名称 |
PM2.5 |
PM10 |
SO2 |
NO2 |
CO |
O3-8h |
||||||
浓度均值 |
分指 数 |
浓度均值 |
分指 数 |
浓度均值 |
分指 数 |
浓度均值 |
分指 数 |
百分位数 |
分指 数 |
百分位数 |
分指 数 |
|
汇工 街西 |
36 |
1.03 |
60 |
0.86 |
14 |
0.23 |
25 |
0.63 |
1.3 |
0.33 |
154 |
0.96 |
水上 乐园 |
31 |
0.89 |
54 |
0.77 |
8 |
0.13 |
26 |
0.65 |
1.0 |
0.25 |
144 |
0.90 |
银州路东段 |
32 |
0.91 |
60 |
0.86 |
7 |
0.12 |
26 |
0.65 |
1.2 |
0.30 |
140 |
0.88 |
金沙江路北 |
30 |
0.86 |
55 |
0.79 |
9 |
0.15 |
29 |
0.73 |
1.2 |
0.30 |
143 |
0.89 |
注: PM2.5、 PM10 、SO2 、NO2 和O3单位为μg/m3,CO单位为mg/m3。
2022年城市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空间分布
2022年城市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浓度空间分布
2022年城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空间分布
2022年城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空间分布
2022年城市环境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空间分布
2022年城市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空间分布
第二节 水环境质量
2022年,辽河铁岭段干、支流水质持续提升,13个国考断面、8个省考断面全部达标,无劣V类水体。
一、河流
2022年,辽河铁岭段干流水质符合Ⅲ类水质标准,水质持续保持良好。全市河流监测断面中,水质优于Ⅲ类断面13个,占59.1%,同比增加1个断面;Ⅳ类断面8个,占36.4%;Ⅴ类断面1个,占4.5%;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
2022年,辽河铁岭段支流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13条支流中,一级支流10条,二级支流3条。其中,优于Ⅲ类水体的河流8条,占61.5%,同比增加2条;水质为Ⅳ类的河流4条,占30.8%;水质为Ⅴ类的河流1条,占7.7%。凡河、长沟河水质由Ⅳ类改善为Ⅲ类;清河水质由Ⅱ类下降为Ⅲ类,其他支流水质同比无变化。
2022年铁岭市监测断面水质类别比例
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柴河水库、清河水库各项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 类水质标准(总氮不参与评价)。2022年,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为调兵山市大青水源、宋荒地水源、小青水源、小明水源,水质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Ⅲ类标准。
第三节 声环境质量
2022年,铁岭市声环境质量总体水平保持稳定。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水平等级为二级,较好。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强度等级为一级,好。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达标率100%;夜间达标率65%,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
一、区域声环境质量
2022年,铁岭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年均值为55分贝,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二级,较好。
二、道路交通噪声
2022年,铁岭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4.4分贝,噪声强度等级为一级,总体评价为“好”。
三、功能区声环境
2022年,铁岭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夜等效声级年均值为55.2分贝,同比上升0.5分贝;其中昼间等效声级年均值为53分贝,上升0.4分贝;夜间等效声级年均值为47.4分贝,上升0.5分贝。除4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噪声超标3.3分贝外,其余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夜间等效声级年均值均符合国家标准。
第四节 自然生态环境质量
2021年,铁岭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等级为“良”。
按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2015)开展评价,2021年铁岭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值为66.34,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良”,全市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
各县(市)区EI值分布在59.62—74.12之间,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清河区、西丰县、开原市、铁岭县、银州区、调兵山市、昌图县。其中,清河区EI值最高,为74.12,昌图县EI值最低,为59.62。
第二章 措拖与行动
第一节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
2022年,铁岭市委、市政府坚定扛起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政治责任,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以强烈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动真碰硬、攻坚克难,推动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截至2022年底,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的21项整改任务,已完成整改17项,其余4项正按序时进度强力推进;交办的193件群众举报信访案件,全部完成整改销号。
第二节 蓝天保卫战
开展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完成11家省级重点挥发性有机物企业、53台工业炉窑治理。推进3家钢铁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组织20家供暖企业开展取暖前燃煤锅炉检修维护,维修12套脱硫设施、10套脱硝设施、10套除尘设施。7家发电企业全部完成碳排放核查。
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2022年针对不利气象条件造成的轻度污染过程,共开展9次“削峰保良”大气污染管控工作。印发《铁岭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2版),完成692家工业源应急减排清单修订及105家重点行业企业“一厂一策”应急预案编制。全面开展秸秆禁烧管控。
第三节 碧水保卫战
持续开展巡河管控、污水处理厂监管、重点河段治理、排污口规范化整治等工作,对存在超标风险的部分断面,实施加密监测、强化风险预警、压实管控责任、落实治理措施,辽河铁岭段水质持续改善。全市13个国考断面达标率100%,优良水体比例84.6%,高于考核标准15.4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水体。
重点开展饮用水水源地风险源排查,地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乡镇级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标志设立任务全面完成。
铁岭市入河排污口共计325个,纳入2022年入河排污口重点整治清单及“一口一策”汇总表的排污口共有53个。2022年底完成49个排污口整治,累计完成320个排污口整治。
第四节 净土保卫战
落实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其中安全利用类地块2.67万亩,严格管控类地块2448.22亩。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完成2家涉镉等重金属企业排查整治工作。
第五节 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
扎实推进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化工企业及危废领域三年攻坚行动。针对污水处理厂、畜禽养殖、非煤矿山、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及秸秆禁烧、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针对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倾倒填埋危险废物等严重环境违法行为,实施专案查办。生态环境、检察、公安部门联合开展“双打”专项行动,成功查处2起涉危废违法犯罪案件。2022年,全市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案件150件,其中:涉大气60件,涉水31件,涉建设项目25件,涉固体废物24件,其他10件。
第六节 项目审批和排污许可管理
认真落实“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审批。2022年,共审批项目102个,其中:市本级25个、县级77个。
深入开展排污许可证管理。全年核发排污许可证89个,指导完善78个。对140家企业开展了排污许可证质量核查、执行报告规范性审核。316家问题企业,全部完成排污许可证质量整改。督促183家限期整改,对70家持证排污单位开展现场核查。
第七节 环境宣传教育
开展低碳环保、生物多样性、法律法规等内容社会宣传工作,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业务大讲堂,宣讲湿地保护法、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准入政策、固体废弃物、挥发性有机物管理、法律法规及执法检查等。
积极配合辽宁省2022年度“六五”世界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开展广泛宣传。为全省生态环境成就展览、《发现辽宁之美》邮册等提供宣传片和相关作品,制作主题海报大联展。环保歌曲传唱等作品在生态环境部和辽宁生态环境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在铁岭日报和微信公众号发布《2021年度铁岭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录制《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实行)》(简称“公民十条”)宣传片,倡议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在“铁岭生态环境”微信、微博平台,线上开放4家设施开放单位的宣传片,全年开放48次;推动网上预约程序完成线下开放2次,进一步落实了公众对生态环境的知情权、参与权,提高了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