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 来源: 时间:2021-07-13
市卫健委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 | ||||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具 体 内 容 | 完成时限 | 责任人 |
1 | 市中心医院异地新建项目 | 市中心医院异地新建项目占地200亩,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设置病床1200张,计划投资7.66亿元,建设工期2年。项目建成后,将加快推进市中心医院现代化建设发展步伐,全面改善其就医环境,使之成为“医疗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服务管理一流”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急诊、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三甲医院。 | 2023.07.31 | 李卓见 |
2 | 市妇婴医院妇、产、儿诊疗能力提升项目 | 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资金,主要用于在原址新建改造和设备更新,建成后,将为全市妇女儿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预计争取资金5800万元左右。 | 2021.12.31 | 刘瑶 |
3 | 市中医医院中医药能力提升建设项目 | 全面提升市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通过省发改委和省卫健委审评,上报国家相关部门,纳入国家计划。预计争取中央预算资金8000万元左右。 | 2021.12.31 | 刘瑶 |
4 | 市传染病医院改善环境提升服务能力项目 | 积极包装项目,争取资金,改善环境,提升能力,力争为民提供更好服务。 | 2021.12.31 | 刘瑶 |
5 | 开展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 | 建章立制、规范流程、领导挂帅、靠实责任、传导压力、直奔问题。建立曝光台、实行通报制,明察暗访,接短亮丑、动真碰硬、严惩实处,同时,还通过聘请社会行风监督员,对医疗机构工作行为进行满意度测评,制定行风建设专题片等改善医疗行为,加强督导检查,提升服务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环境。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生活幸福感获得感。 | 2021.12.31 | 张鸿杰 |
6 | 实施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强基”行动 | 制定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和社区服务站规范标准,逐个对标对表,列出任务清单,逐项完成任务,与市医保局一道共同研究,降低乡镇卫生院门诊和住院医保报销门槛,使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为民服务工作真正的强起来、实起来、活起来。 | 2021.12.31 | 彭栋 |
7 | 推进医德医风转变改进治理行动 | 在全市医疗卫生系统开展“红包治理、厕所革命、微笑服务”等系列活动,改善医德医风,建人民满意医院、当群众放心医生。 | 2021.12.31 | 张鸿杰 |
8 | 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 | 一是加强健康码管理使用,使辽事通健康码成为全市居民电子健康卡的应用载体,实现卫生健康与公共管管理、便民惠民服务精准对接,实现预约挂号专家门诊、检验检查结果查询、健康知识宣传普及、疫苗接种查询预约等便民功能,逐步实现“一码通办”。二是构建“铁岭市健康辽宁影像云平台”,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和信息化技术,建立铁岭市医学影像“无胶片化”影像管理诊断新模式,实现医学影像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认,为居民提供健康信息、便民惠民服务。通过开展远程会诊等互联网医疗服务应用,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远问题,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大医院的医疗服务。 | 2021.12.31 | 刘瑶 |
9 | 审批事项压缩流程环节实现一次办结 | 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全网通办”,减轻基层负担,减少跑路次数,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一次性办结。 | 2021.12.31 | 时晨 |
10 | 开展各类上门医疗服务 |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防控新冠疫情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为切实建立全民免疫屏障,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市卫健委在全市117个常规接种门诊的基础上,增设了20个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临时接种门诊,并组建23支机动接种队,进机关、进企业、进村屯社区、进大中专院校等开展上门接种服务。目前,全市已接种第一剂次的市民达到常住人口的37.25%,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积极推进,在2021年底之前完成全市77.6%常住人口的接种任务,基本实现群体免疫。 | 2021.12.31 | 刘文春 |
开展入户核酸采样,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组织公共卫生和医护人员进入千家万户采集核酸样本,方便群众,减少传播风险。 | 2021.12.31 | 刘思琪 | ||
开展下乡义诊,全市三级医疗机构结合疫情防控,根据群众需求,深入村屯社区,开展送医送诊下乡活动,到群众身边提供医疗健康服务; | 2021.12.31 | 张鸿杰、孙荣慧 | ||
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婴医院、市传染病医院等单位对市民提供健康咨询、健康体检活动; | 2021.12.31 | 张鸿杰、孙荣慧 | ||
开展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走进城市社区、走进县区村屯,现场健康指导,答疑解惑。 | 2021.12.31 | 刘思琪 |